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新近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征说清朝三百年》是一部谬误百出、错字满篇的著作。出人意料的是,作者在后记中指出本书竟然是得到广西大学科研处资助的科研项目,而且责任编辑何宗思先生也给予了指导,并对录入等方面的文字错漏予以订正,还精心选配了历史图片。按理说,作为正规高等学府的科研项目,又有专业编辑的严格把关,一个月之内印刷两次的著作理应对清史知识的普及有些帮助。然而,书中存在的疵漏甚至可以随手指出。其主要问题归纳起来表现为如下几  相似文献   
3.
清代一产三男旌表政策肇始于顺治年间,定形于康熙时期,鼎盛于雍乾盛世,衰落于晚清之际,无论从数量还是作用上看均超过以往各代,达到封建社会的顶峰。该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贫困之家哺育多胎婴儿的压力,是深得民心的惠民之举,也是清代国力盛衰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4.
一、开展特色活动,发展特长   班主任不仅要教导儿童学会学习,更要充分发掘每个孩子的潜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极具个性的活动,给学生施展特长创造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拨开历史天空的迷雾——心理历史学几组概念厘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心理学和历史学相结合而产生的心理历史研究成为众多史家竞相关注的热点。历史学家向心理学寻求理论和方法.不仅扩大了研究领域,也为史坛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我国史学界也不例外.同样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对于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得不是很准.并时常混淆,不加区别地使用。本文试图对这一基本问题加以厘清,并试图探索其中彼此间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6.
本文初步分析了青少年运动队中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因素、特征、功能,以及解决的途径。揭示了在青少年运动队中开展小群体的研究,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做好运动队的领导、教练,应对自己所带领的运动队的社会心理气氛有高度的敏感性,正确认识和认真对待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激发每个运动员的内在动力,把全队的行为统一到共同的组织目标上来。  相似文献   
7.
教育者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用"三放开""三创设"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需要充满想象和创造力的人才,所以,国家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赏与罚是历代惯用的统治手法,二者相辅相成,交相为用,赏用以劝善,罚用以惩恶。相对于刑罚来说,奖赏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清朝历次重大事件均伴随大规模的奖赏。清代奖赏制度是多层次的奖励系统,其名目之多,范围之广,通贯全朝,涉及所有阶层。奖赏成效与国力盛衰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也涉及奖赏过程中受赏者荣誉感与心态变迁。奖赏制度不过是恩威并施的手段而已。国势日衰后,尤其晚清时,面临内忧外患的巨大压力,为笼络人心,大量运用奖赏手段,使得滥用现象非常普遍,不仅起不到预期效果。反而败坏了社会风气,丧失了维护统治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9.
清代尊老优老礼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老敬老是中国传统社会礼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由于历代统治者不遗余力地提倡,使得尊老敬老的思想深入人心,成为整个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中国最后一个专制王朝——清代颁布了一系列尊老优老法令,成为历代尊老敬老传统的集大成者。目前学术界对清代的尊老优老制度缺乏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本文拟就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息繁衍的民族精神之魂,只有到壶口瀑布才能领略到。杜寅森,这位黄河岸边农民的儿子就生于斯,长于斯。民族精神的烙印和童年艰辛生活的磨炼,铸就他山区人少有的思想和性格,和对农民难以言状的亲情。正是由于这种思想基础和亲情体验,他才把农资公司的经营策略和农民利益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