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体育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一件1965年投寄的上海本埠信封上,见一欠资戳,旁侧并盖有“封口式二字。此封贴邮票1.5分,欠资戳中间表示“应收式分半”。封背封舌上也有“封口”二字戳。  相似文献   
2.
建国初期的实寄封常能反映新、旧戳式的交替,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此封由上海思南路邮局发出,寄浦东高庙。工作人员先在“普三”  相似文献   
3.
田鹤年 《上海集邮》2004,(10):39-39
古旧实寄封套固然具有邮史价值,然而封内所附的信件也不容忽视,它往往能为后人留下某些方面可供研究的史实,笔者所藏一件公函封即为一例。 偶经南通文庙古玩市场,在地摊发现一件由上海寄发的本埠单挂号印刷品实寄封,寄发日期为民国33年(1944)1月3日,盖次日落地戳。封套为“全国商业统制总会棉业管理处”公函封,封已严重破损,纸质霉变,但封  相似文献   
4.
集邮悲喜录     
光阴流逝如水,与集邮结缘不觉已50年了。上个世纪40年代,在我初懂事时,常见父亲坐在房间内的写字台上整理他的邮票册,那本子上贴满小画片似的中外邮票,邮票画面上各国风情人物应有尽有,很吸引人。父亲将邮集视如珍宝,孩子们是只许看不可动手的。趁父亲不在房里,且抽箍忘了锁时,我就拉开抽箍拿出邮票册翻弄起来。不久,我也自己动手收集邮票了,向父亲讨一些他所丢弃了的破邮票,最初的集邮册是个日记本,里面乱七八糟地逐页贴满邮票,连家中店铺内发票上贴用的印花税票也当成邮票贴在上面。解放前夕,物价飞涨,父亲所开的店铺即将倒  相似文献   
5.
2001年第11期介绍了部分“收件人总付邮费”预印信函,现补充三例: 一、湖北省邮政函件局预印片,在“收件人总付邮费”标志中增加“有效期:2001.07.20-08.30”字样(图1)。  相似文献   
6.
补充一例特快邮资已付戳太原地名下刻“电局邮政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