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体育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话说脑线     
双钩钓鱼是为了提高上鱼率。用双钩并不鲜见,在传统钓中也常有人用双钩,而采用两钩一上一下的配置并由此派生出“一饵触底一饵悬浮”和“双饵触底”两种不同钓法,才是台钓区别于传统钓的独到之处。台钓使用的是长脑线,曾有人解释说:是为了提高铅坠的隐蔽性。固然脑线长隐蔽性好,但实际上台钓用长脑线不是要  相似文献   
2.
钓界有传说:硬尾浮漂的灵敏度比软尾的高。其一种解释,认为软尾是空心的,空心的浮力大,浮漂下顿时漂尾增加的浮力就大,阻力就大,所以灵敏度低;还有一种解释,认为硬尾较重,可帮助浮漂下顿,所以实心的灵敏度高,真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3.
三、调漂新公式和调漂方法 引入同区的概念后,通过对囿区的性质、钓点的位置对灵敏度的影响、制约钓点位置的因素等方面的分析,可知在调漂中存在四个重要的数:X、Y、Z及Y Z。实际上只需要确定出三个数——X、Y、Z,这三个数称作调漂三要素。 所谓调漂就是把一些要素的设计值通过对钓系的组成元件进行某种方式的调整确定下来的方法和步  相似文献   
4.
籍英志 《中国钓鱼》2004,(12):39-40
《中国钓鱼》167期刊登了黄斌钓友的《不要误解水表张力与浮漂灵敏度的关系》,全部否定了我在157期上发表的《不要曲解水表张力的作用》的论点。黄钓友说我“没有注意到浮漂体周围与水接触的界面存在的应是‘附着力’,而非‘水表张力’是误解了‘水表张力’的作用”,还说:“附着力和水表张力是各自独立的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钓鱼》2002年第十二期《试述“水表张力”对示标的放大作用》一文提到“浮漂标杆(示标)的外表面与水面接触时将受到水面收缩力的挤压。”这是一个错误的判断。作为理论分析的基本观点错了,所说“‘水表张力’对示标的放大作用”也就失去可信性。其他有关涉及水表张力的某些文章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错误地认为水的表面张力对漂尾的作用是“挤压”。由此观点出发所作的一切分析都是不可靠的。下面就水表张力及其作用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理解和看法,有不妥之处请钓友们指正。  相似文献   
6.
“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调的目数越少越迟钝”这一命题作为台钓的调漂原理已被广大钓友接受,很少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以此原理为前提推出的“调灵钓灵”、“调灵钓钝”、“调钝钓灵”、“调钝钓钝”四种组合方式(简称四组合)被一些人抬到“只有台钓高手才能掌握”的高度,给人以高深莫测之感。 《中国钓鱼》总第105期发表了王佩珩先生的《台钓调漂新说》,揭开了人们重新审视这一原理的序幕。《新说》直言不讳地指  相似文献   
7.
四、审视“调灵调钝原理”(以下简称“原理”) “原理”的完整内容是: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调的目数越少越迟钝;钓的目数越少越灵敏;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 (一)对“原理”中“调”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台钓的发展,人们体会到属于同种状态下的灵敏度的差异,在实际垂钓中的一般情况下意义不大,常不予计较,只把灵敏度按三种状态——双饵悬浮、一饵触底一饵悬浮(单立法)、双饵触底(共立法)分为最灵敏、较迟钝、最迟钝三个等级,这叫“钓状态”。钓状态似乎已成为通常的选择。如何通过调漂确定状态,对有经验的钓手来说可能不是问题,但对一般钓友来说就不尽然了。本文的目的就是想使还不具备熟练调漂技能的钓友们比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调漂方法。  相似文献   
9.
三、一态到底的两种调漂法 什么是“一态到底”?根据情况在垂钓时不需要或不想改变状态,从始至终采用一种状态——或一饵触底一饵悬浮或双饵触底,这叫一态到底。一态到底只需调定一点就够了。一态到底的两种调法:  相似文献   
10.
冰钓     
数九隆冬木觉撼,粼铸趣夔资冰朴钢榨、举凌花溅冰钓@籍英志!天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