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体育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蔡鸿茹 《收藏》2001,(6):15-16
鉴定古物有多种方法,除了物品本身的主要依据及辅助依据外,考古发掘品的比较对照,古今文献资料的查阅,亦是不可缺少的。其中考古发掘资料尤为重要,因为在古墓葬的发掘中对地层的测定,墓葬本身的记载,均是极为科学而确切的。在考古发掘墓葬中尤应注意有纪年的墓葬,有纪年就可进一步确定随葬品的年代。下面谈谈我在古砚研究中运用考古资料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
蔡鸿茹 《收藏》2006,(5):87-87
明顾从义摹刻石鼓文石砚是天津市艺术博物馆镇馆之宝,该砚屡见著录,流传有绪。顾从义,字汝和,明嘉靖时上海人,曾摹刻《淳化阁法帖》。此砚石鼓文系按宋拓本的字数及原石鼓上的字形、字位排列顺序缩临摹刻的,清乾隆年间发现后,即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它不仅可以使研究者了解原文原刻的字位排列,而且有些损泐较甚的字还可据以补充。如辛鼓的“工”字就给清代学者翁方纲以启发,从而才拓出原石鼓上之“工”字。郭沫若著《石鼓文研究》时,亦参照了顾砚本。目前石鼓文的宋拓本均流传到海外,故此砚及拓本的珍贵性、  相似文献   
3.
蔡鸿茹 《收藏》2010,(9):126-127
关于中国古砚的鉴定,方家均有许多高论。笔者根据学习体会、工作实践,拟从以下几方面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