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体育   16篇
  2011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档案的发现1988年,我从原邮电部保存的华北邮政总局档案中,查出了一些与集邮有关的未公开史料,其中一份档案的发现,增加了东北区免费信封的新品种,填补了解放区邮资用品的一项空白。这份档案是东北邮政总局1949年6月24日以局长苏幼农、副局长成安玉名义发出的业字第62号通知(定期),其中第四项内容是: “东北邮政为庆祝东北人民代表大会起见,特制送各代表免费信封(附样),凡有此信封者即免费照  相似文献   
2.
3.
北京市邮政管理局新研制成功并在各邮局投入使用的大宗邮件收寄系统,使邮政自动化向前迈进了一步。它的新式邮资标签(以下简称“新标签”)引起了集邮的收集兴趣。  相似文献   
4.
九问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集邮的?您有怎样的集邮经历? 1933年,我出生在大连市郊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没有见过邮票。1945年日本投降,大连解放。1947年,我考入大连中学,在姐夫家看到他收集的日本、伪满及其他国家的邮票,很新奇。姐夫向我讲了邮票的用途。为什么收集它,怎样保存等,并送给我一些邮票。从此,我对邮票产生了兴趣,开始攒邮票,并成为一生的唯一爱好。  相似文献   
5.
许庆发 《集邮博览》2001,(9):30-30,31
光阴似箭,北京市集邮协会即将迎来它的20周岁生日。作为协会首批会员的我,已由当年精力旺盛的中年人,变成了年过花甲的老年人。然而,回顾亲自参加北京市邮协80年代的一些重要活动,如同昨夜星辰,依然在记忆的银河里闪烁。  相似文献   
6.
邮政是近代社会——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起源于欧洲,与古代邮驿有着质的区别。邮政经过改革,分为前后两个发展阶段:老式邮政、新式邮政。中国邮政是西方列强侵入的“舶来品”,与邮驿没有传承关系,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和特点,带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烙印。中国邮政创办于清代海关试办邮政的1878年,将1896年大清国家邮政的建立确定为中国邮政的开端,不符合历史史实。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国内一些邮政史研究者和集邮学术界人士,都将古代邮驿与近代邮政混为一谈,用邮政史代替社会通信史,把长达几千年的邮驿史纳入只有几百年的邮政史之中,形成一种错误的学术观点,使邮政史研究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8.
2010年第10期《集邮博览》发表了刘肇宁先生的《赣西南赤色邮政3分邮票实寄封收藏始末》(以下简称“刘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本人的思索。发现文中有两点说法值得商榷,一是赣西南赤色邮政的创办时间,二是实寄封的日期。以下就此问题谈谈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2011年第六期《集邮博览》发表了梁荫宗先生的《30年代的一枚实寄封》文章(以下简称"梁文"),引起了笔者的兴趣。这是本人第一次见到贴有赣西南赤色邮票的江西省赤色邮政实寄封,特别是封上的四种邮戳.  相似文献   
10.
《集邮博览》2004年第10期刊登的《“不务正业”的自动化邮票》一文(以下简称“戴文”),将签条和邮票混为一谈,把自动化邮政签条当成了自动化邮票,犯了常识性错误。 “戴文”新列的4种所谓被挪作它用的自动化邮票,其前3种根本不是自动化邮票,而是自动打印的挂号签条、挂号邮资签条,作者却肯定它们是自动化邮票,又说它们“被挪作了挂号签条”, “是挂号签条和自动化邮票的复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说明作者对什么是自动化邮票,什么是自动化签条,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