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5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实施以来,老师们在上新课时都很注重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注重课堂的有效性,但与新课比,对作业评讲有效性的关注略显薄弱.本文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强讲解的针对性;促进学生对作业的反思订正;寻找降低难度的方法等方面就如何加强作业评讲的有效性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九寡"一词见于《文选.枚乘〈七发〉》,《汉语大词典》收有该条,所引书证即为《七发》之文,编者采用了《文选》张铣注,张铣释其词义为"九度寡也"。参之李善注,则解作"九子之寡母"。从句法及词法角度对之进行分析,可得出结论,词义训释以李注为是。但张铣注明了该词形始见于《七发》文中时所生成的典义,此为李注所未及,故应采入以使释义完备。由张铣对词义之误释可见对典故词的构词形式进行溯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档案是客观反映大学生成长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信息,也是学校档案管理水平的体现.文中通过分析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黄河流域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流域河源区是国家生态屏障和“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保护优先的践行区。本文梳理了近40年来对黄河流域河源区土地利用格局和过程研究的相关文献,从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效应及政策启示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发现:①黄河流域河源区土地利用格局相对稳定,草地面积占绝对优势。2000年是土地利用及其效应变化的重要转折点。2000年之前,草地、林地和湿地等生态用地减少,草地退化、沙化、土壤侵蚀等效应加剧。2000年之后,生态用地增加,植被指数增加,生态系统逐渐向良性方向转变,碳汇功能增强。②生态工程实施和气候变化使该区域土地利用及其效应极具复杂性。整体上土地退化面积有所减少,程度趋缓,草畜基本实现平衡。东部河湟谷地耕地面积减少,集约度提高,种植结构逐步优化;但局部恶化的态势依旧严峻,土壤侵蚀尤其高寒地带的冻融侵蚀加剧。建议应加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以及生态保育区溢出价值与自然资产的评估研究,为黄河流域河源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以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要广泛灵活地运用身边资源,努力提高中职学生计算机技能。要利用好种种资源,尽量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多一份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6.
福州语歌曲蕴含了多重的文化信息。探讨了福州语歌曲对多种文化的兼容情况,福州语歌曲对多种文化兼容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郭蓉  王真 《体育科研》2012,33(2):64-67
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上海市体育用品制造业为实证研究对象,梳理了历年来上海市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现状,评估上海市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并基于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文献,以已有的技术创新量表,结合本国国情和上海市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具体特征,设计出相关问卷,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标来识别并测量上海市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8.
今天是高一(16)班期中考后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下课铃刚响,电脑教室门口已经挤满了一群学生.还没等我宣布进教室,就有好些学生已经当着我的面闪了进去,直冲最后一排。我一看,一些已抢占到“有利地形”的学生迫不及待地下载《梦幻西游》客户端,专心致志地玩起来。另一部分学生就围在电脑屏幕旁津津有味地看着,在屏幕上指指点点.教室里乱哄哄的,玩游戏的学生从最初寥寥可数的二三个,扩大到十几个,完全忽视了教师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郭蓉 《西部素质教育》2019,(15):I0001-I0002
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质量直接影响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全球化和科技革命进程的深入、社会剧变和职业流动的日益加快、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的复杂化,人们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和预期越来越高。在此情形之下,重新审视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现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对推进高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必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美育尤其是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定位、作用,指出音乐教育在人格健全和完善中起着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后,探索了新时期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结构模式,即"三层次"(基础类、欣赏理论类、提高类)和"三类型"(理论类、鉴赏类、实践类),其中,"理论类"是指导,"鉴赏类"是主体,"实践类"是亮点;最后,提出一些教学手段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