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体育   65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种典型落点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人们多对速度、旋转、力量较为重视,毫无疑问,上述要素的确是取胜的主要手段,但不可不论的是,好的击球落点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甚至四两拔千斤的作用。我们时常会听到称赞某个高水平徒手落点打得好时,用一个“巧”字来形容。离开了落点这人不可或缺的因素,要把球打得“巧”几乎无从谈起。今天,借这个机会同广大乒乓球爱好者聊一聊“落点”这个题目,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希望同好们可以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2.
反手发强下旋至A的反手底线,此球尽量长,配合转不转短球至A的反手不出台。A搓回后(通常到我方反手位),侧身抢拉。我方发球后应注意侧身步法不要过于前插,以免A搓的长球把自己顶住,令我方无法出手。发球后抢拉的这一板无需太转,由于A搓的球速度可能较快,我方要把弧圈拉得很转有相当难度,故而以速度、落点为主,力量上以借力为主,击球时间不可太晚(避免侧身位置太靠后,结  相似文献   
3.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12,(3):108-109
从打直板到改横板,是当下不少爱好者做出的选择,尤其是在中青年球友里很常见。就这两种握拍方法的优劣,大家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但真到“下了海”,实际操作起来,确实有相当比例的球友“呛到了水”。这才知道,  相似文献   
4.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06,(12):75-77
业余选手的攻防转换能力是比赛中得分的重要手段,与专业运动员相比,业余选手在意识和基本技术上还存在很多不足。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防守弧圈球技术是必须要掌握的重要技术之一。中国的弧圈球技术起步相对较晚.陈志斌是第一个两面弧圈打法的优秀运动员,随后中国弧圈球技术逐渐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  相似文献   
5.
6.
反手搓球后果断进攻,这是实战中最常用的战术套路。更准确地说,这个套路通常是针对接发球一方来说的。以经验分析.在接发球搓接后,对方如果不能直接打发抢。通常会搓球到自己的反手位大角,因此如果接发球放可以抓住这种规律,在进攻手段上多下功夫,就能抓住更多的得分机会。  相似文献   
7.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10,(11):105-107
提到“发抢”这个词,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发球抢攻是战术体系中最重要得分手段。本篇为各位球友介绍的“横板正手发下旋球后接侧身抢攻”,是横板打法中最常用的一个套路。尽管它具有很强的威胁性,但很多业余球友在实战中运用后,不仅未能确立进攻优势,反而被对手看破用意,反客为主。比如有时发完球刚刚准备侧身抢攻时,被对手直接摆短或劈长到正手大角度,难以上手:有时侧过身后却发现来球是一条“追身”的路线,在拉球时难以发力,只能勉强搪塞:有时抢攻后被对方轻易地防回来,自己难以连续进攻,找不到下一板进攻的击球点。  相似文献   
8.
话说多球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13,(2):114-115
上期杂志中,笔者谈到了“多球”对于乒乓球练习的意义。本期,我们的多球技术进阶从正手攻球开始。下面谈到的内容基本属于个人体会和观点,绝称不上教科书,望大家批评检验。文中除注明部分,针对训练均以右手选手为例。  相似文献   
9.
话说多球5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13,(5):110-111
正反手定点摆速 发球人:发球的落点是先斜线后直线,视练习者能力掌握出球速度和两个落点之间的距离。初期计划是2个球为1组,一边一板,打30组以上为好,发的球为普通上旋球。练习者:练习者首先站在反手位,左脚稍前右脚约半个脚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度风云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13,(12):28-53
2013年,刘国梁被任命为中国乒乓队第5任总教练;孔令辉也升级教鞭,成为施之皓后中国乒乓球女队的新一任主教练,这对当年的“双子星”再次携手,为打造国乒的持续辉煌踏上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