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体育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整合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讲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要求我们遵循教学规律,用最经济的时间、精力和物力,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具体怎么做,才能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呢?本栏目发表的这三篇文章,从不同层面对这个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课始,师引领学生直呼己名,并说说呼后感受,课堂气氛迅速活跃。)师:喜欢猜谜语吗?(生兴奋地回答"喜欢"后,师口述谜语"一只大羊没尾巴,打一个字。"一生答出谜底"美"后,师请其释"谜"并书写。)师:你们一定能说出含有"美"的词语,比如美丽、美好、美妙……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们思维的外壳,是人们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根据小语数学大纲的精神,小学毕业生在说话方面应做到:能创造性的复述课文;能对别人的发言提出意见,能在会议上作简短的发言;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有条理地口述出来,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连贯地回答几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为此,本文拟用评分的方法,对实验小学六年级十名学生进行了检验与分析,以便为今后的教学与研究提供可信的依据。下面就所采用的方法与步  相似文献   
4.
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正如恩格斯所说:“辨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那么,如何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用一向被人们称之为智慧学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耗时多效益低的状况,至今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文字,发展学生的语言。然而,只要对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稍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大量的语文课变成了作品分析课,语言知识的学习替代了语言的学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就在那低效率的问问答答的过程中流失了。对此,本刊今年已陆续编发了一些文章,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本期再次刊登高林生、于永正两位同志的文章,以期引起广大语文教师和教研工作者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关注。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工程,它涉及到有关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评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就此发表意见,以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6.
7.
六年制第十二册13课《风》是由老舍先生的自传体小说《在红旗下》节选而来的,对文章的时代背景,字里行间所涉及的风土民情,以及许多名物的特有称谓,都有做进一步深入了解的必要。为此,特将上述诸点加以解说,以备教学所需。一、关于课文的时代背景《教参》上说:这篇课文“讲的是解放前旧北京春天的大风”。“解放前”这一说法固然不错,但究竟“前”到什么时候?《教参》并未作具体说明。准确地说,这篇课文讲的是清代未年(光绪25年前后)旧北京春天的大风。何以为证呢?先请看课文中的两句话:  相似文献   
8.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是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的一篇古诗词体裁的课文。如何以《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关于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为依据,并针对诗词体裁课文的特点去解读教材,进而指导教学,这对搞好这类课文的教学有较为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日,在网上读了一篇短文《这样造句行吗?》摘录下来:老师让同学们用“置之度外”造句,某同学在作业本上写道:“老师让我们用‘置之度外’这个词造句,可我想半天也没有想好。”有同学看后直摇头,可又说不出错在哪里。那么,这样造句行吗?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造句练习形式的目的说起。造句为的是检验同学们是否准确理解了词义并能正确运用该词。老师们在评改造句的对错时,一方面会从整个句子的角度看,主要是指句子内容是否健康,观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语法规范(成份齐全,搭配恰当等);另一方面会从被要求造句的词的角度看,比如要能反映出你已准…  相似文献   
10.
近期,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口语交际”提出了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的总目标,并对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口语交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