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在阅读学中让学生“自读、自问、自悟”,是促进学生会阅读的好方法,它促进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充满热情的、独立的、会思考的读者,让每一个学生在阅读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美的享受,表现了自我,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对于一些课堂演示实验,遇到实验的现象不明显,操作复杂且安全性差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并设计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改进,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还进一步学会突破和创新。比如,在学习浓硫酸稀释实验时,为了说明向浓硫酸中滴水的危险性,按教科书所设计的方案实验,沸腾现象不易被观察。原因是水滴沸腾飞溅起的液滴非常小,并且持续时间很短。  相似文献   
3.
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加选修)教材中,证明苯酚显弱酸性的演示实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当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时,往往难于出现变浑浊的现象;二是学生不明白为什么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的是碳酸氢钠而不是碳酸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将该实验作了如下改进。一、改进方法向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约0.5g)的试管中加入1mL 蒸馏水,振荡,溶液变浑浊,然后滴加0.1mol/L 的碳酸钠溶液,至浑浊溶液恰好变为澄清,此过程无气体产生。如图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