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中共西平县委书记焦锦淼十分重视和关心新闻工作.凡是县里召开重要会议,他都要求新闻单位同志参加,为他们掌握上级精神,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提供方便.对于有些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他还主动地帮助选角度、定题目,为强化宣传声势,推动全县工作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图书馆办公室信息沟通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信息沟通在图书馆办公室工作中的作用,介绍主要的沟通对象,提出新时期做好信息沟通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道德总是被习惯性地从社会惯例的角度去理解,即认为道德是一种带有一套可习得规则的社会惯例。社会化的道德观拥有易于采纳、方便接受的特点,但这种对道德的社会化却在事实上造成了道德的“祛魅”,从而忽视了道德的源头——生命。忽视了生命的道德是十分脆弱的,只有回归生命,从生命中去挖掘道德的意义,才能从根本上认识道德,对实践做出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道德是生命的本能,它来源于自爱,自爱是爱护生命的表现,由自爱扩大到爱他人是达到道德之境的真正途径,在这个过程中遵循生命的原则,爱护生命、敬畏生命才是道德的表现。学校德育中漠视生命,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均脱离生命而设置,因而造成了学校德育成效的丧失。  相似文献   
5.
从既定的逻辑前提出发来构建教育理论体系,把教育的演进解释为是某种单一、抽象、恒定的基础派生的结果是基础主义教育理论的思想方法,这是导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重要原因。教育是实践着的活动,开放的教育理论的旨趣不能人为地限定教育的发展轨迹。关注交互主体性和回归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是摆脱基础主义教育理论束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异化肇始于人的异化,在异化的教育中,人本身的受限制又反过来加深了教育的异化.随着异化程度的加深,教育逐渐失去了其"为人"性,转而变成了人发展的桎梏,并表现在教育价值的片面化方面.我们必须重视教育现实中的异化现象,使教育的着跟点重新回归到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上来.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理论需要从生活探究的视角出发。人探究生活的过程即是人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在此意义上,教育以生活探究为基本存在方式。生活探究是形成好教育的途径,并帮助人通过教育追求美好生活。在教育研究中,要坚持把生活探究与教育视为具有复合互动性质的同一问题,才能有效地推进教育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育理论学术旨趣的实践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育理论沿着实证化和哲学化两条脉络发展,在学科地位、价值、功能以及理论表述方式等方面屡受指责.其缘由在于它游离于生活世界之外,未能充分考察教育活动的特性,失去了自身特色.要改变这种状况,教育理论必须充分反映教育活动的独特性,以生活世界作为教育思维方式的基点,关注教育的意向性和交往的发展价值,致力于建立个别化的理论,还教育充满智慧挑战的实践本性.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与生活同构的探究活动,这一性质使教育在寻找突破,关注人生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术传统。教育的学术传统不是约定俗成的做法或习俗,也不是既定的规范与知识,而是由教育寻找人的发展与成长的内在诉求所驱使而形成的实践意图,它决定了教育要以行动的方式创造而不是以规范的方式制造生活。从本质上看,教育的学术传统指向于真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面对着完整的生活而不是碎片的生活。挖掘与重申教育的学术传统,是实现教育行动的开创性、决定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和保证教育形式的复杂性的前提,是挖掘教育原点精神、促进教育理论进步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0.
惰性是人类的自然本性之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无形障碍。惰性表现在人的个体身上即为人的个体惰性;表现在社会群体之中就是人的社会惰性。产生惰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中的惰性因素进行悬置与拒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扬弃,以克服惰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