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学生在解答时往往不能准确判断单位"1"及找准量、率对应关系,导致列式错误,因而感到解答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较为准确、快速地解答此类应用题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针对通用学术英语听说课听力效果不佳、口语训练不足的问题,借助TED-Ed视频编辑功能构建了通用学术英语听说翻转课堂模式,并通过实验研究、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探索这一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TED-Ed的通用学术英语听说翻转课堂在充分利用网络优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翻转了传统学术英语听力和口语学习过程,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模式,且整体效果较好。如课前网络多模态自主听力有助于学术听力和多元识读能力的提升,课中答疑解惑和口语操练则能促进口语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的内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探讨图式与礼仪祝辞类口译成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图式有助于提高礼仪祝辞口译的效果,其中结构图式能减轻译员的记忆负荷,背景知识图式方便于口译员预测下文内容和语言信息,语言图式则使译员的表达更为顺畅。要提高口译效果,学员要建立与激活尽可能多的结构图式、背景知识图式和语言图式。  相似文献   
4.
重动句是汉语里的一种特殊句式,它的特点是在句中重复运用同一个动词.本文分析重动句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特征,指出重动句可分为不带标记类重动句和带标记类重动句,其标记词有助词"得","了"和介词"到"等.并且分析得出动补短语V2C为重动句的语义重心,动补短语V2C对动宾短语V1O在语义表达上存在多种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模态符号学,依托视觉语法和知识可视化表征,通过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发现多模态文本的阅读效果要好于纯文字语篇,更有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图像、色彩、印刷版式及可视化表征等模态与文字交互的多模态文本不仅能有效激发阅读兴趣、强化多模态识读意识,而且在预测文本内容、辨析重点信息、理解及推断细节信息和词义、训练逻辑思维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今后应尝试使用多模态教材进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并强化学生的多模态识读意识.  相似文献   
6.
图式是储存在人脑中的一个极为复杂而井然有序的信息网络,包含语言图式、结构图式和背景知识图式。口译中的预测是口译员根据已有图式进行的有根据、有方向的预测。本文以奥巴马科技馆演讲为例,分析了图式在口译预测中的功能,认为图式有助于增强口译的预测效果。图式一旦被激活便有助于口译员预测发言的大体发展方向、具体的语言信息和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语篇分析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听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力一直是许多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障碍。尝试把语篇分析理论引入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根据英语语篇的特点,结合听力理解的心理过程,说明听力理解是建立在语篇分析的基础上的。认为在听力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树立语篇意识,根据语篇的一些特点,抓住所听信息的主要线索,进行主动预测,达到对所听材料全面、深刻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8.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一种较独特的致使移动构架句式(caused-motion construction)。本文以英语致使移动句式为主线,从语义、句型等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致使移动句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两者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9.
在多模态符号学的理论基础上,以95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从语言输入、输出及评估等角度来研究多模态英语教学对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融合了文字、声音、色彩、动画、印刷版式等符号资源并涉及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交互的多模态英语教学比传统语言教学更受学生欢迎,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识读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及技术识读能力等多元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日常交际中的中英文语码转换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本文从语言的角度分析了语码转换的形成原因,探讨了日常生活交际中语码转换的社交语用价值,并认为在一些场合应慎用语码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