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克思以进化论的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的产业组织。认为产业中各企业是有差异的,而且这种差异是累积的和进化的,企业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在追逐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内在驱动力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外部强制力的作用下,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以实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企业间的这种互动行为促使产业组织自发地向更高级的形式进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西部地区特殊条件出发来构建西部地区省级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西部地区政府作用竞争力做出测度和排名。结果显示,西南地区政府作用竞争力普遍优于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关于“小农经济”合理性长期存有争议,“家庭农场”这一兼具小农经济和集体农场优势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一种新模式。这一方式的提出肯定了马克思辩证看待小农经济发展思想的正确性。文章通过从马克思“小农经济必趋向衰亡”这一科学论断的依据以及前提条件这两方面.深入透彻地理解马克思关于小农经济的看法.得出了不应盲目地建设大规模现代化农业以全面替代小农经济.而是应辩证地看待现代化农业与小农经济的发展.在具备一定条件的适宜区域才建立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2000~2009年间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以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则起到了阻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的范式转换与当代中国经济学新范式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学范式形成和转换的动力源于客观经济生活实践的发展和变革。经济学范式的理论特征在于它必须是关于经济学核心的规范性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基本方法的具有公理性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符合这一理论特征的只能是邓小平经济理论。邓小平经济理论适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成功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般规范性的经济学命题,并为该阶段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和逻辑空间。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出现标志着当代中国经济学范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已表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个不可逾越的阶段。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与研究,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尽管马克思在诸多经济学著述中从未使用过市场经济这一概念,但是由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和研究,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阶段上是与近代市场经济完全吻合的,在这个意义上,对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