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一直是史学界和考古界关注的重大课题.从考古学上衡量文明有三条标准:一是要有城市;二是要有文字;三是要有复杂的礼仪建筑.殷墟考古表明,中国在3600年前的商代已进入了文明社会,但这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二里头考古表明,中国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已进入了文明社会,但这也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国内最新考古成果,特别是大地湾遗址考古成果表明, "中华民族有8000年的文明史已毫无疑问".大地湾史前遗址的考古成果科学而又翔实地证明,早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大地湾文化时期,中华文明就已经从这里发源.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及其残片上,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文字;大地湾遗址出土了复杂的礼仪中心:大地湾仰韶晚期聚落已出现了"城镇化的开端".可以认为,大地湾是中华文明孕育的一方温床,大地湾文化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原始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才形成了薪火相传、绵延至今的中华文明,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2.
一、明确战略地位,树立科技同经济结合的指导思想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必须明确科技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现在,我们从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的东方大国进行的,存在的困难和矛盾是不少的。矛盾的焦点是经济活动的效益太低,制约经济建设的发展。解决这一矛盾,单纯靠增加资金、物质的投入,是难以做到的。出路就在于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向集约经营为主,依靠科学技术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依靠科研与生产的结合来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建设进程。从边远落后不发达地区的实际来看,更需要走加快科研同生产的结合,发展经济的路子。这是因为,边远落后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水平更低,经济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