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运用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以我国高等学校的发展为主线,关注不同历史时期高校体育评价的发展。清末时期,我国高校体育评价仅仅表现为对现代体育观念的认识、对西方体育方法的学习并将其作为"自强保种"的工具,更多的是人们情感意志的体现,并没有形成现代意义的学校体育评价理论;中华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与之相对应的是西方教育测量运动正处于隆盛期和现代教育评价的诞生,高校体育评价在这一时期向现代化和科学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高校体育评价随着高校的发展,经历了坎坷曲折而又后起勃发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人们对陶行知教育及评价思想的相关研究日益升温,同样体育界学者也对陶行知体育思想给予了探究。但学者们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对陶行知教育及体育思想的认识、其给予当今各类教育的启示、对其教育思想的评价等方面,而对陶行知自身教育及体育评价思想的研究却极少涉足,忽视了陶行知教育及体育评价思想在近代教育评价史上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法、逻辑方法,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与河南特色农村体育二者间的联动效应机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建设带来了经济投入的增加、农民工回流的加速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这为联动的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通过文化软实力(民间传统体育、农村体育旅游等)的提升与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角色的转变同样丰富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职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