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游戏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同时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一个健康的幼儿 ,在吃饱睡足之后 ,一般都主动去做游戏。在幼儿园里 ,当教师说 :“现在你们去玩吧 !”孩子们会很高兴 ,甚至拍手欢呼。可是当教师要求孩子们去上课或做别的事情时 ,他们很少出现这种欣喜的心情。这些表现以及其他许多事实说明 ,幼儿最喜欢游戏。而游戏在教学活动中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角色游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最为重要。角色游戏通过模仿和想象 ,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扮演各种角色 ,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这种游戏无一定的程序和模式 ,也不追求什么固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环境监测站作为监测环境大气、固体以及水质中各类污染物体的责任机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因其自身局限性,致使在对各类污染物进行监测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具有较强腐蚀性以及剧毒性物质,虽然本意是将其作为掩蔽剂、萃取剂或者是介质使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有毒、有害废液[1]。若无法对该类废液进行有效处理,而直接排入到环境中,很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并影响当地生态环境[2]。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应在环境监测实验中,采取科学、合理措施对有毒、有害废液进行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4.
融合教育应尊重残障学生的心理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是以学生为主体 ,旨在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 ,进行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学习。目前 ,融合教育已基本形成了社会性共识 ,残障学生在随班就读中得到了良好的接纳 ,享有与正常学生共有的学习环境 ,但就其融合教育的质量而言 ,残障学生存在着交际薄弱 ,主动性不足 ,学习兴趣不浓 ,掌握知识的难度大 ,知识层面不深入的问题。融合教育的目的在发展教育平等观的基础上 ,通过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化教育 ,发现残障学生的所能所会 ,注重优势发展与潜能开发 ,形成特殊学生自我抉择、自我引导、自我教育的素质和能力 ,从身心发…  相似文献   
5.
岳丽 《出版广角》2017,(20):89-91
《时光倒流的女孩》是美国当代著名女性小说家加布瑞埃拉·泽文的成名作.小说讲述了意外丧生的少女莉兹在名叫“另界”的岛屿展开一段“逆行”的人生,以另一种方式逐渐完成人生的成长历程.文章将从三个层面来探寻这部童话外衣包裹下的关于死亡、爱与成长的小说:一是在“另界”学会爱与成长,二是生与死的哲学观照,三是用童话的力量抚慰人心.  相似文献   
6.
在数据处理中,为了保密起见,可设法将数据进行适当的交换,使之成为“面目全非”的密码信息,这是数据保密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一种在VFP中用随机数产生伪码实现系统加密的方法,具有简单,加密可靠,不易破解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岳丽 《亚太教育》2020,(2):154-154
受教育者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后,选择进入职业学校继续学习,此时学生的文化水平还很有限,使教学难度有所加大。分层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在职校计算机教学中执行分层教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父子关系的和谐与冲突是小说《追风筝的人》的重要主题。卡勒德·胡赛尼通过对多种父亲形象的刻画,揭开了阿富汗社会的真实面貌,折射了胡赛尼的道德判断和标准,深化了小说道德救赎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1993年,六十二岁的莫里森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她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美国黑人作家。瑞典文学院对她的评价是“在小说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使美国现实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充满活力”。小说《宠儿》被公认为是莫里森最好的作品,该作品在1988年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并于2006年被《纽约时报》评为25年来最佳美国小说第一名。  相似文献   
10.
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对“木叶”意象进行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阐释了诗歌语言所蕴含的暗示性问题。其实,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与西方符号学的“语码”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符号学认为符号有两种情况:一种属认知的符号,如“美人”“月亮”;一种属于感官的印象,如“蛾眉”“婵娟”。而这“蛾眉”“婵娟”就是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