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都一概地忽视了口才和口才的培养,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教育水平、民族素质乃至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我们的教育及其培养出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社会的需要。本文特针对上述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与作法。以期引起整个教育界的重视与讨论。 一、摒除偏见,正确认识口才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的专制政治、僵化的官僚体制、衰微的自然经济、定于一尊的思想文化导致了社会的封闭、教育的落后、交际的萎缩和人民的愚昧。委命屈服安分守已的奴仆意识至上,谨言慎行守土重迁的良民观念盛行,不需要也不允许民主的参与、自由的交往、活泼的思想,当然也就不需要也不允许流畅的表达、便利的言辞、高明的口才的。能言善辩娴于辞令者被视为虚浮、油滑、狡诈奸邪之徒。因口舌言谈招来政治迫害乃至杀身之祸的人和事万万千千,而言笨辞拙口讷舌结则被当作老实、厚道、忠诚可靠的表征。面对这样黑白颠倒的事实和是非混淆的观念,多少有识之士痛心疾首忧心如焚啊!他们呼喊:钳制口舌、扼杀口才,实实在在地是对社会进步的反动,对人性宏扬的摧残,是国家落后、民族衰败的可悲可耻的征象! 然而时至改革开放的国策实行了十年之久的  相似文献   
2.
正语言是诗歌的主体,抒情语言即作者诗性人格在作品中的表现,即抒情主人公自我形象塑造的主要媒介。《诗经》作为先秦文化的代表,其诗歌语言具有的叙事性和口语化色彩,使其部分篇目在某种方面有了一定戏剧文学的语言色彩,即在表达一定文化意义与审美意义的同时,具有了现场直观性和艺术表现性。尽管《诗经》的审美特色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存在上都是诗歌,仍然有其他文学体裁的影子若隐若现,其中之一便是戏剧的特点。从接受美学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异常重要而艰难的事业。它的进行和实现,有待于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突破。 (一)民族教育必须是民族的,要服务于民族社会的现状维护和社会发展 教育从来就是社会的。它服从于社会、受制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总体上看,我们的语文课本选编的课文都有一定的质量保证和示范价值。但不可否认,由于时代背景、政策方针、水平眼光等众所周知因素的局限,现行课本中难免有少量示范作用不强,缺乏可读性和吸引力的课文。那些文质兼美、情理并茂的名篇美文,教师喜欢教,学生喜欢学,...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以来,我国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最具决定意义和全局影响的就是:语文教学无论是从内容到方法,从实践到科研都已逐步由唯主观意念、模糊随意的经验型、技艺型向重客观理念、精确控制的智思型、科学型转变。可以说,这一转变是我国语文教学的前无古人的历史性进步。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这一巨大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一读胜十讲     
老家的俗话,论人长相肤色,是“一白盖九丑”;评菜肴汤羹的味道,是“一滚当三鲜”。这里我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也要发一句可能是“狭隘经验”的经验之谈一——“一读胜十讲”。  相似文献   
7.
时下,学校中快速作文的训练和应试要求学生做到“45分钟800字”。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特点、知识储备、表达习惯及试卷文题的难易等主客观因素都对能否实现“快速”有很大影响。从我们长期的教学实践看。学生之所以达不到“快作”要求,有下笔之前的障碍,也有行文之中的障碍。本文拟简述常见的十种障碍及我们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