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丁宝桢创办的四川机器局是晚清军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洋务企业中并不是最早创办,规模也不算大,却卓有成效,富有特色,最能体现丁宝桢在早期现代化中的成效及影响.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重心暂时由东南一带向西南转移,对长期以来偏处一隅、封闭落后的贵州产生了极大影响,贵州农村合作事业在战时国家经济和行政手段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巩固后方经济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4.
抗日战争时期贵州农业相对于战前有一定的发展,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及当局所采取的措施有密切的关系,战时贵州农业开发的实绩和效益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了满足战争需求,曾致力于开发西南农业,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调整农业机构,注重农业科技示范,开发农林资源,倡导农业互助合作,整修水利灌溉工程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南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王阳明具有丰富的儿童教育思想,其知行合一,贵在自得,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和教学原则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很适合儿童心理,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态移民社会适应性是指因生存环境变迁,移民对象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而对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调适过程.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具有突出生态环境保护、民族团结进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以及移民社会适应性基础条件等方面的特征.生态移民面临生产方式改变难、生活消费适应难、风俗习惯融合难以及社会交往认同难等社会适应性问题,需要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确保移民“搬得出、留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对抗战时期贵州省农业发展的背景和条件,国民政府开发贵州农业的主要措施,以及战时贵州农业开发的实绩和效益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师友。1抗战军兴,大片国上迅速沦丧或成为战区。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官僚资本的摧残下已显凋敝的中国农业,又在战祸中遭到了空前浩劫。据统计,自“七·七”以后,年半之间,冀、察、绥、晋、鲁、苏、皖诸省继东北4省之后,又大都陷于敌手。不包括日军侵占广州、武汉和海南岛后粤、鄂等省的失地,仅前述11省沦陷区的面积,就有250余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1/4。战火殃及之农田,多达40642430O0公亩…  相似文献   
9.
丁宝桢是晚清洋务运动的实践者之一,他的洋务思想内容比较丰富,富有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丁宝桢是晚清地方督抚的重要一员,他在四川任上所实施的盐政改革措施,具有某种早期现代化的特色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