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群体性、综合性、依赖特殊文化时空和“标志性文化”等典型特征。对于特别强调活态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开发利用是保护的目的和手段。在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中必须坚持“政、企、民”三位一体的开发主体,对该类遗产实施“人、物、生态”立体开发。在此基础上,应创建“政、企、民”三方合资合作、“学术、商业、生活”三位一体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3.
门神崇拜起源于人类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观念和神灵信仰观念。先秦时期,门神崇拜达到高峰。到了汉代,“门神”一词正式出现,并形成具体的艺术形象。此后,门神形象日益丰富,而门神信仰却逐渐衰微。晚世门神崇拜与其说是信仰,毋宁说是更注重装饰意味的习俗。  相似文献   
4.
物化的盐商历史遗迹作为盐商文化的载体,是扬州盐商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遗迹遍布扬州各地,主要集中在古城区、古运河沿线、蜀岗-瘦西湖片区以及仪征市.对扬州盐商历史遗迹进行空间整合开发目前已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遗迹选择不准确、遗迹整合不全面、遗迹开发不均衡、盐商主题不突出等问题.在对扬州盐商历史遗迹空间分布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遵循突出重点、注重差异、优势互补的原则,完善线路产品,是旅游工作者目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前南京农业遗产旅游方兴未艾,但在服务质量方面面临两个主要问题:服务质量不稳定,缺乏正确的服务导向。目的是研究农业遗产旅游中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服务期望值与体验值之间的差异,研究农业遗产旅游企业服务导向并提供建议策略以缩小乃至消除服务期望值与体验值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