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比较分析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以历史发展为主线对中国全国运动会开幕式艺术展演进行了研究。认为全运会开幕式的艺术表现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各种因素自我完善和创新的过程,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表达方式和注重程度都有所变化。当前世界的发展正逐渐演变成文化的角逐,因而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我们更应该注重“民族主义”在艺术表现力上的运用,通过全运会开幕式的舞台将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对我国高校电子竞技运动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电子竞技运动的民间状态、"网吧模式"的经济性、高校管理部门缺乏对电子竞技运动的认可是制约我国高校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高校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化、专业化以及品牌化是我国高校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3.
运用共生理论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共生界面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进行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对共生理论视角下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是国家倡导及体制的优势、试点区域的成功开展及宝贵经验和资源的优化升级;劣势是法律不成熟、分管责任不明确;面临的机遇是新的共生界面及体育产业的形成;威胁是安全问题和共生密度的过快增长。最后从共生的角度对学校和社区体育一体化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运用系统科学的"黑箱"理论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异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异位现象主要表现为课程地位边缘化、课程属性背离化、课程体系模糊化、课程目标夸大化等方面.引发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体育教育思想的传统惯性、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脱节、课程改革形式多于内容、课程改革缺乏完整性和延续性等因素,并就此进行了实践性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