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国家将学校美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南京市成贤街小学以“京韵悠悠”戏曲课程为载体,积极构建浸润式环境课程、融合式艺术课程、跨界式学科课程、拓展性活动课程、网络化数字课程、国际化研学课程等六大主题式的立体课程体系,以此深化小学美育课程改革,改进学校美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视觉笔记作为一种将信息进行提炼整理,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的新型笔记形式,能以可视化的方式促进儿童阅读整体性、思考力、分享欲的自然生长。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视觉笔记通过助力挖掘知识深度,为阅读开辟精准路径;通过助力拓展思维深度,为阅读提供可视支架。  相似文献   
3.
作为文学大家,叶圣陶先生笔耕不辍,他在《木炭习作和短小文字》《〈未厌居习作〉自序》中,以"木炭习作"的比喻,形象生动而鲜明地表达了他在文学创作中的见地."木炭习作"的主要观点在于"短小""形象"和"勤练".笔者将其引入低年级到中年级的作文训练的过渡阶段中,成为从"写话"到"习作"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4.
随着手机媒体的介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手机媒体既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很多方面带来了创新和极具意义的影响,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各种挑战.所以如何扬长避短,将手机媒体有效地运用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将是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将围绕这个问题,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从而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点菜服务是餐饮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需要服务员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具有灵活销售、沟通和应变的能力。行为导向教学法在点菜服务教学中的运用,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以能力本位来培养,切实提高了课堂效率,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为新课标下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自己要表的情,让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那么,如何让学生作文由过去的怕写作文或要我写的现象转变为"从生活到作文"、"我手写我心"的美好局面?如何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分析学生的优秀习作,不妨从以下三方面来着手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还作文以生活的本源,在生活中寻找作文的绿洲。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农家乐旅游项目教学实践进行的探索,把“农家乐旅游”学习项目分为“感受农家乐”、“思考农家乐”、“设计农家乐”等四个学习情景。以项目教学为重点对旅游职业教育课程进行改革,使学校教学走出了传统的课堂,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8.
<正>我曾一度认为,2017年是我事业的黑暗低谷。刚刚休满产假的我被学校安排担任四(1)班的教学工作。这个班,我早有耳闻,风波不断,狼烟四起。在班上的一大批调皮鬼中,曝光率最高的非三名男生莫属,他们仨个性迥异,身怀绝技,但相似的是,背后均刻有“ADHD”的烙印。或许同命相怜,惺惺相惜,他们如一道道磁场,构筑起牢不可破的堡垒,  相似文献   
9.
曹静芳 《教师》2012,(16):12-13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德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在物质文明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将德育做深入,做到位,是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议题。通过对德育体制建设、德育主体、德育中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网络媒体等重要精神文明传播途径等方面的思考,希望进一步巩固德育效果。只有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使人的价值得到扩展,人格得到健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新一代的才能,使社会和谐、全面、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对学生而言,读书的积极意义众所周知。课外阅读使语文变得丰盈。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何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得积累,感受阅读带给心灵的快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