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鲁迅的作品中总是存在着一种困惑,就是为什么任何的主题表达在他那里都有沉郁的力量,使人惊叹和着迷,而当想一探究竟的时候,又会觉得深不可测。《铸剑》也同样,一般认为它的主题是复仇,但作品开头对老鼠虐杀的描写是解释主题并探析鲁迅内心的非常重要的环节:老鼠在小说中是人物本我的形象化表述,眉间尺对老鼠的虐杀也就是代表了超我对本我的压制过程,既是鲁迅的关于精神虐杀主题的真正含义,也是关于生存与死亡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2.
“创新”之旅: 挑战自我,拥抱自信 几个月前,我报名参加了第十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初赛时的作文我轻而易举地过了,复赛成绩出来的那天,我颇为意外地发现我可以免费参加大赛主办的夏令营。我迅速地报名参加了总决赛夏令营,在网上浏览着第九届大赛选手的总决赛信息,我不禁开始向往着那一场只属于英语的盛宴,也同时忐忑不安于第一次独自离...  相似文献   
3.
以往的对于<西洲曲>的疑惑大致围绕其写作的背景、主人公的性别视角、文中涉及的地点考证、情事的历时、主要意象追根溯源的研究等几个方面,语词的优美及扑朔迷离,恍惚神秘的意境的创造自然也多有论述.而从女性心理的角度对<西洲曲>分析阐释的文章并不多见,作品中的女主角是一位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有了一定的人生经历之后的成熟女性.她...  相似文献   
4.
意象浅论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意象在中国文化中的最初含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了意象中两个成分"意"与"象"在创作中的关系以及在创作中的独特魅力.由于意象与象征、原型有着不可忽略的联系,本文对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一些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众多高职类院校大学语文课的开设前景不容乐观。只有说写并重,强调其工具性,旁征博引,凸显其文化性,古为今用,引中其社会性,才能彰显高职类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以四川大拟取消新闻本科论文写作引起热评为切入点,对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指出最容易被忽略也最值得警惕的就是改革中的倒退。分析毕业论文设计中高校推卸应承担的责任和回避毕业论文设计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