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教育   1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生理学中的能量供应理论,结合国内外抗疲劳训练的有关论述及我国部分优秀运动员的切身体会,试述肌肉疲劳的原因与延缓疲劳(抗疲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职“实践型”应用写作教学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出应用写作的实践特性,突破不适应需要的教学定式,采用"实践型"教学模式,是增强应用写作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文章从解决写作内容、训练思维方法、案例教学、辨析明理和实践应用等五个方面探讨了高职"实践型"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个词语都有一定的语义特征,这些特征规定了它只能和哪些词语搭配,不能和哪些词语搭配,从而构成一定的逻辑制约和语法规则。如动词“吃”要求含有“动物”义素的名词作它的施事格.要求含有“食物”义素的名词作它的受事格,这是合乎规则、合乎逻辑的正常搭配。而在修辞上将两个语义特征互不相容的词语搭配在一起,就叫“超常搭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爱着您的爱,幸福着您的幸福”等。这种搭配由于打破了语言的线性组合规律,不合逻辑、不合语法,造成了独具效果的陌生化现象,从而在语言接受上具有多方面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只有还原文本语言文字中的想象、情感、象征和隐喻,打开概念和逻辑的坚壳,把我们先民的生命感觉和灵魂智慧放进去,触及文本内在的、原有的血肉和情感,才能焕发出课堂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5.
学习化社会溯源、学习特征及学习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21世纪前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文化方面则“形成学习化社会”。那么,什么是学习化社会?其特征是什么?如何应对学习化社会?本文就此做一些粗浅的探讨。(一)理念的提出“学习化社会”这一术语最早为美国著名学者,原芝加哥大学校长罗勃特·哈钦斯于1968年在其所著的《学习化社会》一书中提出。他将其表述为“所有全体成年男女,仅经常为他们提供定时定制的成人教育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应以学习成长以及人格的构建为目的,并以此目的制定制度,以及更以此制度促使目的的实现,从而建立一个朝向价值的转…  相似文献   
6.
根据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饮食行为,在国内首次利用饮食障碍测量工具对不同类型(项目、性别、运动水平、运动员与非运动员)运动员的饮食障碍特征进行测量和差异比较检验.结果表明,运动员在饮食障碍行为特征上存在显著的项目、性别和运动水平的差异(p<0.05),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在饮食障碍上也存在接近临界水平的显著性差异(p=0.048).研究认为,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环境,不同项目对饮食的要求有明显区别,因此,对于运动员饮食障碍的诊断和认识应区别于一般人群.  相似文献   
7.
创建学习型班级 营造探究合作的氛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为学习型班级提出现实需要21世纪教育的基点是终身学习,未来的社会也必将是一个多维度开放的学习化社会。人们的学习也必将是一种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学习,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是敢于打破狭隘的专业界限面向真实复杂任务的学习,是与他人协作、分享、共进的学习,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学习。这就要求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改变学习方式、改善学习策略,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探究学习的意识、合作学习的策略。如何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互动合作、支持双赢的学习文化,具有丰富性、挑战性和开…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高考《考试说明》写作中有“文体自选”一项,这就给广大考生提供了施展特长的空间。如果考生擅长写议论文,笔者建议你不妨选择演讲稿这一文体,它可以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指导高考的体会试着谈一下这类文体的写法。首先要广泛地占有材料。高中生写演讲稿最大缺点是缺乏实据,往往流于空谈。阅卷老师读后感到大而空,无据可抓。好的演讲稿,如陶铸的《崇高的理想》,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鲁迅的《在未有天…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个词语都有一定的语义特征 ,这些特征规定了它只能和哪些词语搭配 ,不能和哪些词语搭配 ,从而构成一定的逻辑制约和语法规则。如动词“吃”要求含有“动物”义素的名词作它的施事格 ,要求含有“食物”义素的名词作它的受事格 ,这是合乎规则、合乎逻辑的正常搭配。而在修辞上将两个语义特征互不相容的词语搭配在一起 ,就叫“超常搭配”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爱着您的爱 ,幸福着您的幸福”等。这种搭配由于打破了语言的线性组合规律 ,不合逻辑、不合语法 ,造成了独具效果的陌生化现象 ,从而在语言接受上具有多方面的审美意义。一、…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校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超、CUBA篮球联赛的举办极大地推动了普通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学生裁判员的培养应成为目前普通高校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拟从基本功训练、心理训练等三个方面来探讨普通高校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训练。1普通高校篮球裁判员基本功训练普通篮球裁判员的基本功训练主要包括对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