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探讨了决定印度有效政党数量的因素,即是什么因素导致印度在悬浮议会与联合政府时期呈现多党制形态。首先考察印度选举现状,说明以迪韦尔热定律解释多党制状况的局限;然后分析印度地方政党兴起造成社会分裂线凸显,并推动联合政府产生的现象,论证李普塞特、罗坎等人从社会分裂角度解释多党制出现的有效性;最后,在奈托与考克斯理论的基础上,揭示社会分裂线与选举制度相互作用对印度多党制产生的影响。印度在社会结构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推行了相对成功的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其选举政治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政治生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