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聚类是人类一项最基本的认识活动 ,通过适当的聚类 ,事物才便于研究 ,事物的内部规律才可能为人类所掌握。但是 ,由于人们不总是能对客观世界进行精确的描述 ,很多信息和数据都是不确定的、模糊的。为了处理模糊数据 ,把模糊性引入数据库系统中 ,从而形成了模糊关系数据库。本文对模糊关系数据库下的基于距离函数的聚类算法进行了研究 ,并通过例子来说明如何建立和应用这种数据挖掘模型  相似文献   
2.
航空类高职院校中专业基础课程因其理论性较强,思政教学难以有效融合。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专业基础课程航空机械基础为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首先分析了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中思政教育的融合问题及原因,接着从教师、教材和教法三个视角剖析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基础课的原理和路径,概括出了航空思政元素。从航空材料、常见机械机构、常见机械传动、常用轴系零部件等几个模块实施,通过考核评价,分析“三教”改革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能够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为航空类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教材作为课堂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分析了当前其服务专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基于OBE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突出数学教材的专业群服务特点,对高职数学教材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期望数学活页式教材对提升当前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史。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铜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仅能使相关传统手艺得以延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能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该文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壮族铜鼓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壮族铜鼓文化保护与传承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多方协同、立足数字化、塑造文化品牌等,旨在扩大壮族铜鼓文化传播面,增强壮族铜鼓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梁佩佩  邢倩倩  高剑萍 《科技风》2023,(14):108-11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课程,对高职学生有一定难度,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设计教学内容,使高数知识表现得更形象、更具体,同时将思政元素和专业应用融入课堂教学,能够促进高数教学更加科学有效。通过探索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创新发展,切实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实现深层次教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