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单一模糊积分进行信息融合的结果有时可能明显失真。例如,(S)模糊积分融合时只考虑了单分类器的识别结果与相应分类器集重要程度中较小的那个量的信息,有时可能会产生错误的分类结果。为了弥补(S)模糊积分等模糊积分的局限性,提出基于(G)模糊积分的信息融合方法,将多个模糊积分的融合结果加权平均作为分类的依据,可以对各单一模糊积分融合效果取长补短,有助于提高多分类器融合系统的识别率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多分类器融合中确定模糊测度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先利用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决策方法计算各分类器的主观模糊密度值,然后将其与作为客观模糊密度值的分类器识别率进行组合得到各分类器的综合模糊密度值,进而确定出相应的模糊测度值。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插值型数值微分公式是基于n次插值多项式而建立的,借助多项式插值的迭加思想而构造的有理插值函数,从而给出的数值微分公式更灵活有效,便于实际应用,并用实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数学学科中发展很快,合肥学院从05年开始试办这个专业,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原则,经过多年的摸索,已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逐步具备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独立随机变量序列的Wittmann型强大数律,推广到PA序列的Wittmann型强大数律,并且由此得到一些相关的推论。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插值型数值微分公式是基于n次插值多项式而建立的,借助多项式插值的迭加思想而构造的有理插值函数,从而给出的数值微分公式更灵活有效,便于实际应用,并用实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7.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建立在模糊集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评价方法,但由于模糊集隶属度的主观性较大,使得评价结果往往难以让人信服。可信性理论是2004年由刘宝碇教授等人完成的研究成果,它给出了基于测度论的模糊数学公理化体系,提供了模糊集的严格数学基础。该文通过将模糊综合评判问题看成一个模糊事件,在可信性理论基础上建立一个基于可信性测度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后,将模型应用到教师教学质量评判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点、就业困境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总体要求,以合肥学院为例,在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与优化的基础上,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重建与创新。实践表明,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利用连续模糊数的性质和数学分析的结论,通过构造适当的零测度子集序列,将任意随机变量的强极限定理推广到模糊随机变量情形,得到了任意模糊随机变量序列的一个强大数定律,它是独立同分布等情形模糊随机变量强大数定律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
根据熵值法来确定高校科研能力评价中各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优选模型对高校的科研能力进行评价.得到了各高校科研能力的评价等级以及按科研能力从强到弱的排序结果;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合理,便于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