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鼐《古文辞类纂》中的圈点系统是由篇目标圈、正文圈点和文字评论三个层面构成;三个层面既各自发挥其文学评论功能,又按比例实行评文篇章的总量控制,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疏密有致、交叉重叠、相互照应、灵活多变的立体的艺术评论网络。姚鼐《古文辞类纂》正是通过这样一个精巧的评论网络构建和彰显其古文理论的审美维度。  相似文献   
2.
《荀子.大略篇》和刘安《离骚传》撇开诗乐之隆的《大雅》《周颂,》而独将《国风》《小雅》并列标举,正面肯定其中的“好色”与“怨”等带有强烈个体感性色彩的本能情感和社会情感,把《诗经》带入了情感艺术的评论视野,突出和张扬其文学性的情感审美特征,在《诗经》文学阐释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汉志·诗赋略》中赋的界定探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志·诗赋略》中赋的界定探考汪祚民汉赋是一种很复杂的文体,界定起来,比较困难,自古至今,众说不一.要弄清赋体的本来面目.我们就不能不追溯到赋体的兴起和繁盛的汉代,看着汉代人对赋体的论述.《汉志·诗赋略》从刘向父子的著录到班固的最后删定,历酉汉后期到...  相似文献   
4.
东晋谢安叔侄在欢聚游乐之际,品鉴《毛诗》佳句,以表玄心、洞见、妙赏与深情,这是魏晋风流带给《诗经》阐释的一道亮丽风景,吸引着大批文人学士去探寻《诗经》佳句乃至佳章、佳篇以及深藏其中的艺术奥秘,推动了《诗经》文学阐释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汉书·艺文志》之“小说”与中国小说文体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说”一词 ,始见于《庄子》,但对小说文体进行界定和总结的首推汉代刘向、刘歆。浓缩刘氏父子校出成果、删《七略》之要的《汉书·艺文志》不仅首次确定了小说文体术语 ,著录了小说作品 ,也说出了小说出自民间 ,具有故事性、虚构性的特征 ,标志着中国小说文体在理论上正式确立并开始步入自我发展的正史时代。那种主张将自《汉书·艺文志》开始的目录学“小说”概念与自唐传奇开始的所谓文学小说概念区别开来 ,将唐传奇以前的小说视为中国小说的前史状态的观点 ,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作家姓名著录存在本为一人误为两人、人名用字错误、同姓名的两位作家未加区分、同一作者分卷著录、因文献依据错乱而致误等疏失,现从十二个案进行考辨。在订正疏误的同时,也为考察桐城文学渊源和撰述提供新的资料和线索。  相似文献   
7.
2006年11月11日,参加“中国古典诗学的现代传承”学术研讨会的部分专家,在安庆师范学院就丁放教授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的长篇论文《唐玄宗与盛唐诗坛———以其崇尚道家与道教为中心》进行学术研讨。安庆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汪青松教授,吉林大学沈文凡教授,  相似文献   
8.
在《诗经》阐释史上,对毛诗序传进行系统全面清理与批驳的,首倡者郑樵,响应者朱熹;弃《序》说《诗》,以己意为之序,在解《诗》实践中最大限度地消除毛诗序传的影响的首推郑樵,继以朱熹;对《诗经》作声歌还原说解和将郑卫之诗多视为男女淫诗的同样是郑樵前呼,朱熹后应;郑樵作《诗传》《诗辨妄》,朱熹作《诗集传》《诗序辨说》。郑樵《诗》学的创新观点经朱子发扬光大,开拓了《诗经》宋学的崭新疆域。  相似文献   
9.
10.
姚鼐《古文辞类纂》对辞赋文体的认定与选录,“一以《汉略》为法”,并非盲目的尊古复古,而是辞赋辨体观念一种螺旋式的复归与提升;在认同《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中有关赋体界定的同时,又力图概括出散体文赋的体裁特征,为赋体界定寻找内在依据。姚鼐评选辞赋中所体现出的辞赋观念,为现代的辞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在古文选本中将辞赋作为重要的一体进行选录,也可成为我们全面认识姚鼐古文理论的一个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