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藏传佛教文化旅游体验的双重三位一体结构,是在基督教三位一体理念的启发下,从旅游本质三重区分和宗教的神圣与世俗之张力的角度提出的,从而建构藏传佛教文化旅游体验的双重三位一体结构,这对研究藏传佛教文化旅游体验,指导藏传佛教文化旅游活动皆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拉萨导游工作在自然环境极为严酷,或冰天雪地,高寒缺氧,或峡谷纵横,山高路险的雪域高原。对拉萨导游工作现状的思考,寻找其原因,从而提出一定的建议和策略对稳固拉萨导游身心发展和工作的积极性,实现西藏旅游业的稳步健康发展皆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旅游现象的复杂性,给旅游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目前学术界对旅游本质的认识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鉴于此,为了明确旅游的本质,进一步建构旅游学科体系,本文从系统论、文化层次论的角度对旅游本质进行了三重区分。  相似文献   
4.
宗教旅游本质的界定对研究宗教旅游十分重要,目前对宗教旅游本质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鉴于此,选择哲学的视角对宗教旅游本质的阐释是相当必要的。宗教旅游的本质可划分为宗教旅游的特殊本质与宗教旅游的一般本质,其本质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以信仰为特色的宗教文化熏陶、以宗教伦理为基础的道德培养、以宗教建筑等为外壳的环境唯美。从而揭示了宗教旅游的内在本质关系,即神秘性与参与性的统一、文化性与体验性的统一、艺术性与观光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道德是“善”的生存方式,是人们生存的最高价值维度,所以“追善”便成了旅游者和导游的共同梦想。而生存并非“善”的生存方式,是拉萨导游生存的事实维度。拉萨四类导游如何选择“道德与生存”所揭示的生存方式是由四类导游的现实处境和素养决定的。从而影响了旅游者的利益,导致了旅游者与导游在观念上存在着主体间的博弈。因此,为了旅游者的利益,为了发展好拉萨旅游业,提高导游素质、健全导游薪酬体系和导游生活保障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宗教学是一门研究世界诸宗教及宗教现象、宗教本质、宗教功能、宗教发展规律的科学.其与研究旅游现象的产生、发展以及一般规律的旅游学似乎没有多大关联.但实质上并非如此,纵观学术界的研究情况,学者们对宗教旅游、宗教与旅游关系等方面的诸多研究恰恰揭示了宗教学与旅游学之间存在着十分微妙的、密切的联系.鉴于此,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的“旅游+”理念作为视角,探讨宗教学与旅游学的分途与相遇.在此基础上,以“旅游+宗教”的逻辑提出“宗教学+旅游学”的范式,进而明确提出宗教旅游学的概念,即宗教旅游学是研究宗教旅游活动的发生、发展、以及一般规律的社会科学,其应隶属于旅游学范畴,是旅游学的分支学科.然后试图建构宗教旅游学学科体系及研究范围,这对宗教旅游的研究、宗教旅游学学科的创建都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哲学的视角分析,西藏高等职业教育之特点教学即管理的形成,不仅因其历史继承性的缘故,也由一定的社会因素和主观认同所决定,从而对西藏高等职业教育之发展造成了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