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英语标点符号书写存在的问题,采用自建英语书面语语料库方法,分析学习者标点(串)种类及其书写偏误类型。结果表明:学习者共使用了112种不同型式标点(串),书写偏误主要表现为英汉夹杂、信手编造、重复叠用、随意组合和颠倒空白5类。为探索高职大学英语标点符号教学提供了实证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弗兰纳丽.奥康纳是美国南方女作家。作为虔诚的天主教徒,她的作品充满了宗教主题。短篇小说是她最好的作品。在短篇小说《启示》中,奥康纳涉及了人的内心的骄傲——基督教认为它是罪的一种。女主人公特平太太是一个勤劳、受人尊敬的、虔诚的基督徒,她不遗余力地帮助别人。然而,这仅仅是表面现象。本文主要运用新批评主义的方法,从以下角度对特平太太的人物性格进行了分析:她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他人的感受;她表面彬彬有礼的言论伴随着内心丑恶不堪的独白;她鄙视穷人、歧视黑人。这篇小说试图表达这一宗教主题:一个骄傲自满的人是有罪的(在上帝眼中),必须改过自新,才能获得上帝的恩典进入天堂,即人只有自知卑微有罪,并祈求上帝宽恕,才能获得拯救。  相似文献   
3.
认知理论把隐喻看作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一个经验领域投射到另一个经验领域。新经验主义利用人类的总体经验来解释这种映射。本文试图分析“heart”和“心”在英汉语中各自的意义,基于对词典中“heart”和“心”的定义及其复合词的分析,从认知角度、结合新经验主义观,找出“heart”和“心”这两个词获得隐喻义的过程,以此对比英汉语在认知、文化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当下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传统高职英语教学质量评价不能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文章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特点,提出了高职英语混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和原则,围绕高职英语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基于SPOC的高职英语混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践检验、信度效度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