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圆满的结局是大众普遍的追求,然而《再生缘》就其本质来说是悲剧性的——悲剧性的结局、悲剧性的爱情、平等意识与现实的悲剧性冲突,这也是时代的悲剧、女性的悲剧。正是这种悲剧性使作品愈加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也愈加凸显出它的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影响,将入组的94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名,对照组只给予传统教学,实验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在临床实习前给予情景模拟教学,每次3课时,共10次,并于临床实习8个月时比较两组护患沟通能力。结果显示,实验组护患沟通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护生护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3.
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一生坎坷,困顿潦倒,表面放荡不羁,内心则充满了对功名的强烈向往。柳永词中的孤雁意象,凝聚了他对京城生活的回忆,对知音故人的怀念,对才情佳人的思念,对仕途功名的追求,展现了他轩冕与罗绮对冲的矛盾人生,极具时代特点和个人风貌。  相似文献   
4.
王梦玉 《文教资料》2011,(36):33-35
作为朱敦儒人生的分水岭,“靖康之变”彻底改变了词人的生活状态,也改变了词人的创作风格。他的六首孤雁词,皆作于南渡之后,分别表现了南渡过程的悲哀,故国沦陷的屈辱,漂泊异乡的凄凉,壮志难酬的压抑.隐居山林的飘逸,以及无人理解的痛楚。词人借孤雁的意象,表现了自己的心灵轨迹,也表现了南渡群体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