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汉宫秋》作为“文采派”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品,在曲词的设置上极富意境美。以《汉宫秋》第三折为例,分析了这一折所创造的三个层面的悲剧意境:爱情悲剧、民族悲剧和生命悲剧。从这三个层面的意境中可以体会到作者蕴含其中的带有人类普遍意义的牺牲情结和忧郁情结。  相似文献   
2.
元杂剧多方位、多视点、多层次地展示了青楼女子的风貌。她们多才貌双全、大胆泼辣、不甘沉沦,与士人拥有忠贞专一的爱情,更有奋起反抗的勇气和智慧。着重论述了元杂剧中青楼女子形象的差异性,并从社会历史和元代文人爱情理想方面寻找差异性的原因。剖析了人物形象本身蕴含的极其丰富的文化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白居易是新乐府诗人的代表,他的感伤类长诗《长恨歌》和《琵琶行》代表了他的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从《长恨歌》的主题和《琵琶行》的艺术上来阐述白居易对人的生存境况、人的生命世界的关注以及对人存在的感知。如果说《长恨歌》是作者从主题上感叹人生的悲欢,那么《琵琶行》则从艺术上进入到了更深的人生情感体验之中。但二者皆是作者对历史人生盛衰无常的惶惑,对生命本体存在的矛盾和痛苦。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趋势下,"文化软实力"愈来愈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拟以人生维度:儒释道课程进入高校课堂为例,从树立学习国学经典的信心、调动青年学习动机,改进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来阐述传承国学经典、提升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相金妮 《文教资料》2008,(32):10-11
所谓悲剧不在赢得人们的眼泪、怜悯、同情,而重在它有悲剧意识,有人在对自然与社会拼搏中的茫然哀伤与刚毅坚韧的交织.有悲痛后对人类、对社会、对历史、对自然的悲凄激扬的沉思.意境是指抒情作品当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而<汉宫秋>作为"文采派"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品.在曲词的设置上极富悲剧意境.本文以<汉宫秋>第三折为例,分析这一折所创设的三个层面的悲剧意境:爱情悲剧、民族悲剧和生命悲剧.  相似文献   
6.
爱情与生命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话题。尽管爱情可以地久天长,但是生命却短暂无常,这便是人生的困惑。娜拉为追寻真爱而出走,安娜为守住真爱而卧轨,子君为失去真爱而回去,这些是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爱情悲剧。造成悲剧的根源,便是将爱情等价于生命,把爱情当作人生唯一的价值,为爱情而放弃了生命、踏上不归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