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知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传递给学生的知识。语文教育知识的选择、评价方式对教学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学方式的变革应在教师文化变革的基础上引发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形成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担当知识与责任的关系,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普通话语感是对普通话语音的一种直觉感受能力,包括语音、语流音变和语音美感;普通话语感的培养途径有听话练习、朗读练习和说话练习。  相似文献   
3.
《论语》不是专门研究言语交际的著作,但是,其中的很多论述都体现了孔子言语交际观,本文试图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一、交际语言的选择 孔子生活的时代,已经出现了方言和雅言并存的局面。孔子是鲁国人,他在日常生活中用鲁国方言进行交谈,在课堂教学时,选择雅言作为教学语言。“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论语·述而》,以下只注明篇名)雅言,据清人刘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文化是语文课程对文化选择、整理、提炼而形成的关于语文课程的观念及其活动形态。现代化与科学化,是百年语文课程文化的价值诉求。语文课程是传播社会文化的工具,具有社会语言重建功能与文化创造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中使用的工作语言。美国教育学家内德·弗兰德斯通过课堂现场研究发现,教师的语言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成就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学生应用语言的典范。教师教学语言的语音,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十分重视教学语言的语音艺术,掌握教学语言在语音方面的特点。 一、语音要准确规范 语文教学语音的准确规范,首先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使用普通话教学。语言的准确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讲解语言、提问语言、鼓励语言等的语音要准确规范。  相似文献   
6.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普工作中和重要一环。为了达到推普目标,提高测试质量,本文对测试中字、词正误标准,朗读中“方言语调”的扣分依据以及应试者获得等级证书后普通话的使用情况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新课程理念对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新诉求,探讨形成新型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路径,以期对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有所裨益。一、新课程理念对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新诉求  相似文献   
8.
《瀛奎律髓》是方回的一部诗歌评点著作。在评点中,他使用了多种圈点符号,主要有字旁加斜长点、字旁加小圆圈等,各种符号均有较明确的分工作用。方氏使用评点符号的初衷是为了示读者以学诗的门径,但在评点中体现了他对诗歌修辞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学的视角分析农村教师文化,教育理念滞后,角色认知偏差,教学行为单一,是新课程改革中农村教师文化存在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中农村教师文化的建构,要重塑教师的知识结构,转变教育观念,重建农村教师的角色意识,转变教学行为,唤醒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形成自我反思意识、学会专注是实现农村教师文化自觉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关于律诗篇章结构,方回论述了律诗篇章的整体布局,诗句之间的贯穿与衔接,律诗结构的变体等问题。他对律诗的篇章主要贡献,表现在他对律诗篇章结构中变体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