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牧野之战前两年,据说曾有武王孟津观兵还师一事。关于武王此举的意义,旧说或谓扬武示警,冀纣悛悟;或谓振旅邀盟,卜诸侯之志。此事宋儒已有所疑,因论证无多,后世遂少有理会。延至今日,观兵还师说已为熟悉古史者所共知,不少论著及教材对此说且有所铺陈,未见再有什么异议。笔者近几年来因留意于商周关系之史事,较仔细地阅读了一些有关文籍,对此成说的相信渐趋动摇,并形成若干否定看法。现将鄙见整理成文,恭求同志们教正。  相似文献   
2.
民国初年出土于甘肃礼县红河一带的秦公簋因其多样价值,面世以来不断引发学界对它的绍介、阐述、考论、评说和引证,在器物学和文献学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体现出了鲜明的构史、证史趋向。关于此簋认知的各个环节,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持续探讨,学界已经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判断和认知。丁楠先生《秦公簋铭文考释》一书的编著,不仅显见了他对于地方文化别样用心的学者情怀,而且也通过对于簋铭详尽清晰的解读,从一个特殊的渠道对于秦公簋研究成果并及秦历史文化进行了一次有效的普及宣传。  相似文献   
3.
得人,在刘秀的功业中起了关键作用,其他的政策性因素也与其得人密不可分.刘秀善于识别人才,结纳人才,使用人才,从而使当时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一批最优秀的谋士良将,逐渐汇聚在他身边,针对其个性和特长任官命职,使他们各尽其能,形成了其他军事集团均难以与之抗衡的人才优势.  相似文献   
4.
尽管人们对董仲舒的功过评价不一,但大家都非常重视他在我国文化史上所起的作用。正是董仲舒,适应统一的专制主义封建王朝的政治需要,融阴阳五行说于儒家,发展了先秦儒家的天道观。使儒学成为一个更完整、更严密、更具生命力的思想体系,从而极大地拓展了儒学的社会影响面,开辟了儒学直接服务于封建皇权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5.
匆匆地但却很专注地读完了张广志君的新作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3年 1 1月出版的《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回顾与反思》。掩卷回味 ,感慨系之。记忆中那些虽未存档但已搁置甚久的想法和话语 ,忽又风起云涌般飘动起来。说读得“匆匆” ,是因为笔者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史学工作的列兵 ,对中国古史分期这个学术领域曾倾心关注过 ,对讨论中牵扯到的诸多环节并不陌生 ,对广志君在这个领域内的见解和建树更是谙熟于心 ;加以此书思路清晰 ,语言畅朗 ,故读来如轻车熟路 ,毫无滞涩之处。说读后“感慨系之” ,是因为中国古史分期这个课题的份量实在太过…  相似文献   
6.
《逸周书》作为一部先秦古籍,和《尚书》一样,有点来历不明。但没有被卷入那场延续了近两千年之久的今古文之争。也正因为如此,它一直不大为学者们重视。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引刘向语,认为它是孔子整理《尚书》时所淘汰的篇章;后来又有人认为它是战国处土们的缀辑杂凑之作。在经学统治文化的封建时代,《逸周书》则多被看作“杂史”或“别史”。时至近世,该书被冷落的命运渐有改变。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古史研究者认识到该书的史料价值,开始对它刮目相看了。但该书淹蹇既久,断简残篇、句脱字讹之处比比皆是,许多篇章难以卒读。该书的产生及流传尚未得到认真  相似文献   
7.
祝中熹 《收藏》2007,(12):106-110
我国有长达数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历史,在广阔的地域内育生了灿烂的玉文化。从东海之滨到黄土高原,从辽河流域到珠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各大文化区系,都拥有各自的玉器工艺发展史。甘肃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经历过极具特色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又处新疆通往中原的“玉石之路”的中心段落,所以存在源流绵长的玉文化。  相似文献   
8.
祝中熹 《收藏》2009,(4):92-96
《左传&;#183;成公十三年》刘子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引领社会进步的青铜制作,集中体现了上述理念。青铜被大量用来制作礼器,礼器的首要功能是用于祭祀。祭祀的灵魂是人与神之间意念的沟通,这种崇高神圣的精神活动,需要通过庄严的仪式化和物象化来完成,用青铜铸造兵器,更在礼器制作之前即已盛行。早期的武器同时也是人们谋生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自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我国之后,史学界关于先秦社会性质问题的研究沛然勃兴,诸家立说,众口纷纭,卓见竞出。近十几年来,以郭沫若同志为代表的主张从夏代到春秋末为我国奴隶社会阶段的学说,影响越来越大,颇有成定论之势。这种统一于郭氏学派的趋向,是表明了我国古史研究的成熟呢,还是某种政治气候下形成的暂时假象?我觉得,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