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5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诉权理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致使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中不可诉现象大量存在 ,导致经济审判功能严重错位。为顺应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 ,应当突破传统三大诉讼的现有观念 ,创设一种新型的诉讼模型 ,即经济诉讼 ,并赋予它区别于其他三大诉讼 ,尤其是区别于民事诉讼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是经济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主体构成,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法律基石。经济法对规范政府经济和这理行为,促进政府行为法治化,以及对规范市场主体竞争行为、构建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依据技术的特性和技术出资的特殊性,指出我国与其相关的法规存在某些缺憾。提出在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中,要有对技术出资限围的限定法规条款;并且要用已有的法规对技术出资进行监管;也要注意对第三方即合资企业之债权人的利益保护。  相似文献   
4.
地役权制度作为民法物权最古老的制度之一,其演变发展的历程是曲折的,时至今日,地役权制度不但被多数国家立法所继承或认可,而且日趋完善。透视地役权制度的历史与现状、性质与内容,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未来的中国民法物权体系,地役权制度应有一席之地。一、传统地役权制度(一)概述地役权产生于罗马法,它首先出现在乡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与意大利人对水的利用息息相关。①古代的意大利是一个于旱的国家,地役权(特别是引水权)之重耍,使之超越普通的债权关系而成为物权的一种。之后,随着对土地利用需求的日益增加,地役权制…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新生的国际性货币,欧元的法律制度既有很强的超国家性,也有浓重的国际法特性,此特点将加强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国际金融法的协调、互动和发展;同时,也必将给国际金融组织在建制和监管及预警机制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法制史研究不仅应该挖掘和梳理史实以使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更为真实和精确,更应该在比较中强调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而凸显中国法文化的独特性。但是,我们不应当片面地利用这种辨异为固守国粹或全盘西化的主张寻找“历史根据”,而应当在这种辨异中理解文明发展的多种可...  相似文献   
7.
制度,西方学者一般将它分为三层:宪法规定的秩序、其他一般的制度安排和行为规范。经济学家已承认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模式有关,在研究长期经济增长时,制度不再应该被设定为独特的和不变的价值,制度是会被“创新”的。“创新”是熊彼得的伟大发明,新制度学派的道格拉斯·诺斯、兰斯·戴维斯、罗伯特·托马斯和罗库尔·奥尔森将它用于制度的分析之中。戴维斯和诺斯为此提供了一个理论模型:戴维斯——诺斯模型。这一模型为经济史的考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1787年美国宪法的创立与理论的吻和程…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犯罪率的率化源于制度变迁,制度的性质决定了理想犯罪率的高低和犯罪率结构的变化;制度的运行状态决定了附加犯罪率的高低。理想犯罪率的上升是当代中国制度变迁所必须付出的社会代价。因此,当代中国犯罪问题的治理,其实质是努力降低附加犯罪率,即使制度运行处于良性状态。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依法治国思想是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揭示了依法治国的内涵,确立了依法治国在我国民族政治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拓宽了依法治国面向世纪的新视野,是现阶段指导我国依法行政,依法治权、依法管党、依法反腐、依法执法、依法普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论新闻取材来源隐匿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主要是普通法)通常会确立一些特权,以保护一些特别的社会关系,如律师与其客户、教士与其信徒、医生与其病人等等。他们之间的“信息通报”,不属于证据获取的范围。所以,律师、教士以及医生对他们所取得的有关信息(以下简称“取材来源”),有不明示的义务。那末新闻记者和杂志记者对他们从披露信息者那里获得的取材是否有同样的隐匿的义务呢?而这种隐匿是否有宪法依据呢?在一个资讯化社会里,这是一个不容忽视而又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