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程竹怀 《辽宁教育》2013,(4X):71-72
<正>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时下在新一轮的教改热潮中,许多学校开始大力倡导并开展反思型教学研讨活动。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很多所谓的反思活动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目前的一些反思型教研活动的弊端在哪里,如何改进与提高,这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亟待认清和解决的问题。一、反思型教学研讨的通病以课堂教学反思为例,很多教师的"教学后记""教学随笔"无一例外地存在一些通病。1."完成任务"型。一些教育管理者将教学反思作为一种目标和任务强加在教师身上,量化考核,与奖惩挂钩。有些教育管理者为了便于操作和管理,或应付上级检查,展示本单位教师在课改中取得的成就,对相关反思文章的篇数、字数甚至格式都做了明确要求,这样就导致教师缺乏真情实感的投入,没有基于  相似文献   
2.
近日,十堰市张湾区实验小学选派了4名优秀教师来到郧西县土门镇小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学科各上一节课。送教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巧妙的活动设计、灵活自如的引导、热烈有效的师生互动,深深吸引了每一个孩子,也让帮扶学校的老师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3.
时下,公开课几乎无处不在。教研探讨活动需要公开课,课题研究成果展示需要公开课,教师学习先进理念需要公开课。在课程改革浪潮中,公开课几乎成了新课程理念的传声筒。现在的公开课有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4.
语文离不开读,不光是强调学生要在读中感悟,教师的朗读更是至关重要.在教一篇课文之前,教师应朗读在先,感悟在先,要想感动学生,首先得感动自己.记得一位文学家说过:好的文章就像海面上的一座冰山,露在海面的只有八分之一,还有海面下的八分之七,需要教师首先去发掘、去感悟.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我在教学之前,总是先翻来覆去地诵读,读出自已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文章的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特别重视“读”,要求学生会朗读、会默读、甚至会浏览。小学阶段的重点是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新课标特别反对内容分析,面面俱到,把一篇课文弄得支离破碎,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一篇几百字的课文,翻来覆去,细嚼一两个小时,学生读书太少,听课乏味,学无所得。特别是有些教师总是担心课程的进度,怕读的时间多了,教学内容讲不完。其实,教师没有必要满堂讲,满堂问。在小学语  相似文献   
6.
外貌描写即肖像描写,就是描写人物的音容笑貌,穿着打扮,神情姿态等。外貌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精神风貌,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俄国作家果戈里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好的外貌描写能为读者理解人物打下良好的基础。如《金色的鱼钩》,作者描写了老班长的肖像:“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读后  相似文献   
7.
程竹怀 《湖北教育》2006,(12):46-47
近几年来,松滋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主线,以市场发展变化为导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强化保障,不断创新,职业教育保持了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2005年,全市6所职业教育学校招生2590人,在校学生规模达到5500人,中职毕业生1500人,就业率达到99%,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5000人次,就业率达到9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