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有一批专科学校陆续升格为本科院校,建设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成为这些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对相关新升本院校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分为六个部分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即:教师队伍的结构;教师队伍补充、流动及离退休情况;教师待遇情况;教师培养培训情况;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善;状况;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的思想古已有之,但直到马克思才赋予这一古语以全新的意义.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将"以人为本"的思想确定为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支点.由他所开创的新时期改革开放战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而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是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重要形成机制,体现了他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把群众是否赞成、拥护作为决策正确与否的根本尺度,体现了价值标准的人民性; 不拘一格选人才正是邓小平新时期以人为本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卢卡奇在自然观、异化理论和劳动实践理论上所表现的从早期到晚期的变化和发展的研究,揭示了他由早期的主张“自然是-社会范畴”到晚期的肯定自然的先在性,从早期物化、异化理论上背离马克思到晚期的向马克思靠近,从早期在劳动实践上的黑格尔主义立场到晚期的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演进过程,展现了他的求真务实,知错就改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4.
<正> 贝克莱,18世纪英国经验论哲学家。关于贝克莱哲学的性质,我国理论界的传统看法是:贝克莱哲学性质属主观唯心主义,有时甚至将贝克莱作为主观唯心主义的代名词。根据我们对贝克莱哲学的重新研究,认为把贝克莱哲学归入主观唯心主义缺乏证据,相反,他的哲学应属客观唯心主义。我们的这一看法可能尚显粗浅,但愿提出来以此就教于各位贤达之士。  相似文献   
5.
新升本院校师资队伍现状调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有一批专科学校陆续升格为本科院校,建设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成为这些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对相关新升本院校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分为六个部分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即:教师队伍的结构;教师队伍补充、流动及离退休情况;教师待遇情况;教师培养培训情况;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善;状况;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6.
罗发海 《巢湖学院学报》2004,6(6):119-123,128
~~(上接第 1 2 3页 )注 :1、A级系数为 1 ; B级系数为 0 8; C级系数为 0 6; D级系数为 0 4;2、评估成绩评定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不同类型学校评定等级标准为 :学校类型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重点学校≥ 90分≥ 85分≥ 75分 <74分一般中学中心小学 ≥ 85分≥ 80分≥ 70分 <69分其它学校≥ 80分≥ 75分≥ 65分 <64分   3、附加因素的加分或减分均不得超过 5分。安徽省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评估方案@《安徽省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罗发海…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第12册《古诗三首》中杜甫的《前出塞》有一句“列国自有疆”。对这句诗历来看法不一样。我也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教学参考书把这一句译为“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边界”,而把“列国”译为“建立国家”,这显然欠妥。因为:1.在《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文言字典》等工具书中,“列”也不通“立”,把“列”解释为“建立”,显然不妥;2.许多杜诗版本都是“立国自有疆”。如清代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新蕾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韦伯早期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即德国走向资本主义的独特发展趋势;德国在走向资本主义的前提条件方面与英美等国的不同;不同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韦伯早期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观点等。同时探讨了韦伯学术旨趣和学术关怀的形成与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社会历史处境之间的关系,理解韦伯必须从其早期思想出发,从韦伯所处的历史境遇出发。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在西方哲学史的研究过程中,古希腊哲学的研究始终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而对古希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集大成——原子唯物主义的研究更加显得不够,特别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在许多西方哲学史著作中,大都是把原子论哲学斥之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对其中宝贵的辩证法思想几乎没有作出什么探讨和挖掘。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对原子唯物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作一初步讨论,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