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肖赞茗 《文教资料》2008,(24):27-28
"美国的悲剧"无疑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著名小说<美国的悲剧>的中心所在,正如作者所言"它只会发生在美国,而不会是世界上的其它任何国家",美国社会是"美国的悲剧"产生的根源.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刻画、对场景的鲜明对比、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和对时间与空间的描写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的政治与宗教为出发点,对比了英国的两位作家——坦普尔和笛福眼中两种截然不同的中国印象,并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即无论是坦普尔对中国文化的"偏爱"还是笛福对中国文化的"偏见",都与作家本身的政治观点、宗教信仰和文化理想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东西方两位作家——芥川龙之介和卡夫卡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逃避”为母题来描写现实世界,“逃避”的母题无处不在地显现在他们各自的作品中。同样是对世界的逃避,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意味——芥川的消极逃避与卡夫卡的积极对抗。芥川龙之介的逃避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逃避,其背后蕴合了自己对世界、对宗教、对社会、对人性的悲观和失望;而卡夫卡总是塑造一些与现实世界抗争的人,力求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追求人性的完善,他的逃避是积极的,使人振奋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