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语法教学的问题已开始显现,就语法教学中课堂效率低的问题,本文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做出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当前,英语口语仍是中国学生的一大难题,多数学生阅读、写作水平普遍不错,而口头交际能力较差,常常为只能说一些支离破碎或不契场合的句子而苦恼。本文从口语教学、外部条件、文化差异三方面分析了中国学生英语口语困难的原因,并据此提出将英语口语语料库运用到口语教学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元认知知识是了解听者的听音过程以及他们在听力理解水平上的个体差异的重要维度。本文运用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研究方法,对5名听力成功者和5名不成功者在元认知知识上的差异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听力成功者在主体知识、任务知识和策略知识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听力不成功者,当然,培养语言能力仍然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隐喻不仅指隐喻的语言形式,而且指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式.爱情是人类的重要情感之一,为了表达这种抽象的情感,人们往往把它隐喻化.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用隐喻表达爱情的语言形式既存在相似性,也存在各自语言的独特性.其相同的原因是人类具有相同的身体及物质经验,具有相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则是导致两种语言中爱情隐喻概念独特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通过对广东某高校81名大学生外语学习观念的调查,结果显示:外语学习观念的五个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此外,男生和女生在总体的外语学习观念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在语言学习难度、动机和期望学习观念方面,男生和女生存在显著的差异。基于本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提高英语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6.
从模因论看“中国英语”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英语"这一变体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它是基于强势模因英语,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经过不断模仿和创新而产生的一种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语言.本文试图从模因论的视角阐述"中国英语"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嬗变,并指出随着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增强,"中国英语"将被世界人们理解和接受,不断与世界英语融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对于提高高职学生口语和阅读的研究不在少数,但对他们英语写作的关注甚少,尤其是记叙文.实际上,记叙是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表达能力.本文从高职学生的英语记叙文写作错误入手,调查了错误的主要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错误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对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