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氯气和氢气化合反应的实验,是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化学》的一个实验,这个反应是光化学反应。实验的难度较高,不容易做好。因为,做好这个实验,必须要有很强的光源,这个光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光的波长要短。波长越短,能量越高,波长短的紫外辐射效果最好。(2)光的强度要大。一个波长短、强度大的光源能够辐射出足够高能量的光量子,能够断裂氯气分子的化学键,而解离成带有未成对电子的氯原子(自由基)如下式:  相似文献   
2.
初三化学第三章中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教材中是把黑色氧化铜粉末和木炭粉的混和物放入试管里,把试管斜放(口低底高)在铁架台上加热.这样做很难观察到反应后被还原出来的游离态铜.改进方法是,取25×200毫米的大试管一只,套在塑料瓶的直导管上,见图1.再紧捏装有热水的塑  相似文献   
3.
用瓷坩埚做硝酸钾在熔化状态时的导电性试验,是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化学》中的一个演示实验。这个实验的主要困难是硝酸钾熔化得慢,用酒精灯加热更慢。在瓷坩埚里硝酸钾即使熔化,学生也看不到熔化现象。我们改用自制U形硬质玻管来作硝酸钾加热熔化的容器,因为玻管容积小,硝酸钾用量少,就容易熔化。而且玻管是透明的,容易看到熔化现象。现在把这个实验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