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从审美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困境的原因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复性、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及教育的"病理性说服"导致大学生审美疲劳,社会转型期审美文化错层导致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审美饥饿",以工具理性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论和价值论导致教育过程审美的单向度。要摆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应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创设教学情境,重塑审美形象;立足传统审美文化,合理利用大众文化,构建和谐的当代审美文化;改变教学理念,加强教育过程中的审美互动。  相似文献   
2.
鄢彬  蒋芝英 《教育与职业》2021,988(12):5-12
"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的使命担当.新发展格局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教育需求,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牢人力资源基础和释放内需潜能.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应以凸显类型教育特色、构筑多元办学格局、促进多维融合发展、提高办学开放水平为逻辑主线.同时,建议从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发展观,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社会化、开放化办学,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等方面出发,寻求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义乌市夜间文化经济具有消费群体多层次、文化节目多特色及投资格局多元化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居民消费习惯落后,夜间文化内在需求欠缺、知名文化品牌较少,夜间文化载体不足及经营项目单一,夜间文化外延不够宽泛等问题。因此,为加快义乌市夜间文化经济的发展,必须从提高认识,加强规划管理;合理引导,培育消费市场;培育特色,塑造夜间文化品牌等各方面人手,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义乌经济的区域特色和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指出发展义乌高职教育的迫切需求及大好机遇,并对发展义乌高职教育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区域化发展,不但有利于园地制宜办学,为当地经济服务,同时也是降低教育成本的重要措施,更是高职教育形成自己的特色,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捷径。文章就高职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可能性,可行性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丰厚的文化积淀与重视文化的优良传统、"政府发动机"的推动和迅速增长的城市经济实力等是义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但义乌文化产业存在着主体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品牌、市场制度不够完善、资本市场和人才发展环境不尽理想、文化消费观念较落后、文化消费需求不旺等问题,认为可以通过培育文化主体、打造文化品牌,完善市场制度、加快培育资本市场和人才发展环境、挖掘文化资源、培育文化消费观念等途径解决。  相似文献   
7.
民办高职教育发展的形势分析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办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增添了巨大活力.作者在描述我国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及系统地分析民办高职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基础上,提出了民办高职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和微观对策.  相似文献   
8.
试论高职教育的区域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院校布局大多以行业为主,过于集中在大城市。高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区域化发展,不但有利于因地制宜办学,为当地经济服务,同时也是降低教育成本的重要措施;更是高职教育形成自己的特色,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捷径。文章就高职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可能性、可行性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义乌经济的区域特色和新的发展目标对高职教育的迫切需求,并对发展义乌高职教育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现代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改革开放的历程是市场机制与现代法治逐渐融合的历程。浙商之所以能成为"当代中国第一商帮",很大程度上可归功于其形成时期的"准法治环境",而今天的浙商经济面临的发展困境,又取决于能否更好地将市场经济与现代法治相融合。站在法治语境下分析浙商形成的历史缘由、思考浙商转型的必然性和基本途径,也是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