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连贯是语篇的基本特征之一。翻译时我们首先假定原文语篇是连贯的 ,那么其译文在语篇上也必须是连贯的。有些衔接不太明显的语篇 ,内容也是连贯的 ,受话人根据语境、语用等语言外知识来掌握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达到交际目的。译者在翻译时 ,要对原文语篇所涉及的语篇外部影响语篇连贯的非语言因素进行分析 ,从而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建立语篇层次上的意义与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2.
对现行高二物理课本39页图11-10实验,我设计了一台新仪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现行高二物理课本39页图11—10实验,我设计了一台新仪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教学手段的改进不能忽视语言学习者的情感教育。教师在进行课件设计时 ,除了关注教学内容与教学结构的组织安排 ,也应该强化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这样做 ,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感与综合素质 ,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已经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许多教师也把对话教学引入了语文课堂.在诸多的对话形式中,生本对话无疑是重中之重,很多教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遗憾的是,有的教师因此忽略了自身的引领作用,一些课堂呈现的是浅表化的对话状态.那么,如何提升对话的质量,使学生获得深层次的感悟,获得真正的语文素养?我认为,教学对话开始于教师与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对话,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