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动物界的异彩纷呈,不仅表现在各种动物的外部形态上,而且表现在不同动物的通讯方式上。它们不仅产生和发展了视觉通讯、听觉通讯、嗅觉通讯和触觉通讯,而且在部分动物还形成了回声定位(echo-location)通讯系统。回声定位的基本含意是,动物发出声波并感受从物体上返回的声波,从而获得信息。它至少有回避物体和捕捉猎物两种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动物界有数千种动物具有回声定位系统,包括兽类中的翼手类(即各种小编幅)、齿鲸类(海豚等),某些鳍脚类(海狮等)、食虫类(等)、啮齿类、有袋类,以及鸟类中的雨燕和鱼类中深水含嫖…  相似文献   
3.
跳虫与“会跳跃的虫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中“跳虫”一词字面之意似乎指所有“会跳跃的虫类”,但在动物学领域则特指节肢动物门“弹尾纲动物”。鉴于目前汉语表达中容易把各种会跳跃的虫类混为一谈,本文从生物学角度比较了跳虫和其他各类会跳跃的虫类在生物学特征、跳跃机制及分类学范畴上的差异;从词汇学角度提出了各类会跳跃虫类的中文术语表达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跳虫的可翻转式玻片标本的制片方法和技巧。此法制作的玻片标本便于在显微镜下对虫体的背、腹两面形态的观察;兼具透明度高、不易受损等特点。此法亦适用于其他小型及微型无脊椎动物的装片制作和观察。  相似文献   
5.
采用七种方法分别对紫虫兆(Ceratophysella),棘虫兆(Orthonychiurus),刺齿虫兆(Homidia)及鳞长虫兆(Lepidocyrtus)等4属跳虫进行基因组提取,通过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比较跳虫基因组不同提取方法的效果.结果显示:①用SBB法可以有效的提取跳虫的基因组DNA,并且所提取的DNA可以供其线粒体12sRNA基因片段的PCR扩增所用;②使用改良TE法提取跳虫的基因组比原方法效果更好且更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6.
"盖片搭建制片法"可在跳虫活体胚胎发育观察中应用,该方法也适用于多类小型节肢动物活体胚胎发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