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至今已整整85年了.在纪念这场伟大革命85周年的时候,中国人民深切缅怀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们.先驱们为争取中国的独立富强而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先驱们创造的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功业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千秋万代熠熠生辉.85年过去,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并发扬光大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志士们未竞的事业的结果.正如毛泽东主席所指出的:“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辛亥革命“是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开始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倒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从而完全彻底地取得了由孙中山先生开创的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日报,产生于“五卅”运动中,报纸通过社论、专栏文章、消息报道、读者来信、诗歌等形式,大力进行反帝宣传,提出党在运动中的方针、政策、策略,对运动进行指导。充分发挥了报纸这一党的宣传武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否定反动腐朽的政治制度和禁锢人们头脑的旧思想,传播新思想,为人民展示一个美好的理想蓝图,鼓舞人民为此而英勇奋斗,这是一个伟大思想家的历史责任和功绩所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梁启超,正是这样一位思想家.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纸包发黄、鲜为人知的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就是在甲午战争后到二十世纪初那个黑暗年代里,梁启超的一部划时代的伟作.它犹如黑沉沉寒夜中的丧钟,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王朝的末日的来临.在敲起丧钟的同时,它还为人们勾勒了一幅新中国的理想蓝图.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是一部小说,但不是普通的文学小说.它的价值主要不是在文学史上,而是在政治思想上.梁启超在小说的绪言中说:“兹编之作,专欲发表区区政见,以就正于爱国达识之君子.”(见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载《饮冰室专集之八十九》.下同,不一一列注.)在小说第三回的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