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7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最近几年来,我国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和研究工作者,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就作文教学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验,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笔者进行搜集和整理,现发表出来,以便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盲人的枪法     
有位著名的大音乐家住在维也纳郊外时,常到他的好友——一位盲人乐师家中弹钢琴。  相似文献   
4.
文章中的描写真切感人,使人看后有如临其境,如尝其味的感觉,那么文章就会趣味横生,给人以新颖独特的感觉。一位家长指导孩子写的《家乡的夜市小吃》就有这种特点。文章是这样写的:夜幕刚一降临,我家弄堂口的五马街又开始热闹起来。靠街边的人行道上一下子摆起了好多大大小小的饮食摊。锅碗瓢盆的碰击声、叫卖的吆喝声、顾客的嬉笑声响成一片,汇成了一曲夜市交响乐。我家离夜市太近了,食摊上飘溢出诱人的香味,天天馋得我口水直流。今晚,不知怎的,我的肚子又“咕噜、咕噜”地提抗议了。“阿妈,我想买碗猪脏粉吃,好吗?”我缠着妈…  相似文献   
5.
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不但要抓时机,而且要讲究方法,把背诵课文的方法教给学生,这样才能提高背诵效率。现以小学语文六年制双册课文为例,谈谈怎样教给方法,指导背诵。第八册: 第3课《趵突泉》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背诵  相似文献   
6.
结合教材实际,寓爱国主义教育于阅读教学之中,是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一条途径。我在教学《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中做到“五抓”,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三个青年跟一位画家学画。有一天,画家要三个青年以“骆驼”为题各作一幅画。一位青年在纸上画了一群骆驼,一位青年只画了一个骆驼头,最后一位青年却先勾了两座山峰,再画从山谷里走出一头骆驼,后边又一头骆驼走出半截身子。画家看了三幅骆驼图,认为第三位青年画得最好。为什么呢?原因是第三个青年的骆驼图构思新奇、巧妙、寓意深远,能唤起欣赏者丰富的想象。我们写文章“文贵于新”,和画画一样,也要力求创新。好的,具有新意的文  相似文献   
8.
过错行为,是儿童品德不良的前奏。但不是所有的过错行为,都与品德不良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有的是有意的,有的是无意的,有的是被老师、家长逼出来的。对不同性质的过错行为,应有不同的方法处理。否则,一味地加以训斥、责备和打骂,不仅不能  相似文献   
9.
教材简析六年制第三册31课《初冬》是一篇写初冬雾景的短文。课文写了初冬的早晨,浓雾弥漫之际和雾散以后的景象变化,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全文可分两大段。第一段(第1—4节)由远到近,从上到下描绘了雾中的景象。第二段(第5—8节)从天空到地面描绘了雾散后的美丽景色。课文中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雾中和雾散后景物的不同特征,还运用了比喻和一些叠词。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的〕 这是一篇介绍海底景象和资源的常识性课文。它为孩子们初步揭开了“大海深处是怎样的”海底秘密。板书要使学生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洋基本知识,激励学生热爱科学,立志探索自然奥秘,开发自然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