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也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传文学作品。虽然史传文学的特殊形式,不允许虚构、任意改变历史人物的基本行事与性格,但作为精神生产物,作家必然带着他的全部观念的时代特征、局限及个性,去完成生产过程。因此,作为经过创作主体再现的历史人物形象,便自然具有两重性:一是客体的自律性,即历史人物有他不可更改的主体行为、性格,在这点上,与其它纯文艺形式有较大的差别。二是他律性,即客体亦受到创作主体意识观念的观照、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儒家中庸哲学在世界观及方法论上对中庸人格建构的哲学观照,并从三个方面群体与个体的统一;理性与情感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统一,论述了中庸人格建构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消遥游代表了庄子对人生自由的理解和追求,反映了庄子从精神上对现实的超越和反叛,而这正是一般浪漫主义的本质特征。本文还通过庄子浪漫主义和欧洲浪漫主义的比较,认为庄子浪漫主义具有明显的消极倾向。他对人生自由的追求以对现实的超越和反叛为起点,最后却以对道的膜拜和精神家园的构筑为归宿。  相似文献   
4.
《西洲曲》是南朝民歌中一首出色的民歌,其独特的抒情风格与方法对相思女子的内心刻划具有深刻的表现力,塑造了一个受而不伤、思而不怨的抒情形象。  相似文献   
5.
周代文化是礼乐文化,是孔子及其儒家思想体系的基石。周代的礼乐文化与《诗》有着很紧密的联系,《诗》既是礼乐文化的产物,也是礼乐文化的载体。因此礼乐文化显性或隐性地观照着孔子的《诗》学观念,影响了孔子《诗》学观念的走向和特征。  相似文献   
6.
略论《招魂》“引言”、“乱辞”与“正文”之罅及与作者之关系赵东栓《招魂》是楚辞中自汉迄今聚论不辍的一篇。其聚讼的中心在于作者之争及由作者之争而引起的内容理解上的歧议。自司马迁的屈原说(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王逸的宋玉说(见于《楚辞章句》)而后...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走向实践──论儒学在汉代的落实赵东栓儒家的理论体系在先秦时代经过孔子、孟于、苟子等儒学大师的努力构建已日臻完善,在政治统治、伦理道德乃至文化教育方面已形成了系统学说。但是,在先秦时代它未能获得普遍的落实,而真正使儒学获得普遍的文化意义上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阴阳五行──诸子前的“原初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阳五行是从原始宗教巫术意识中蜕变出的诸子前的“原初哲学”,是最初的哲学突破。阴阳是“二极结构”的世界观,五行是对事物要素的分类。在阴阳五行中理性的追求与原始的神秘同处一体,类比与互渗是其思维的基本特征。而作为一种文化哲学资源又被诸子所吸纳、解构成为传统哲学的构成因子,从而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及整个传统文化的品格。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先秦文化形态的三个阶段及其继承与变革的运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了贵族阶层智者哲人们理性精神觉醒的端倪,最终引发了先秦诸子理性精神的崛起,完成了中国古代传统封建文化的奠基。  相似文献   
10.
本从时代的思想学术倾向出发,论述了人士大夫的个体自我觉醒。传统儒家思想的衰微和道家思想的蔚兴,使时代的思想学术风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这种变化之中,透视着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对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肯定及自我人格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