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乐府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明珠,曾在诗歌史上大放异彩。它扎根于群众生活的土壤中,有着活泼泼的长流不竭的生活源泉,为历代诗人所欣羡,所仿作。而且很早就为统治阶级重视,当他们处在生活的矛盾痛苦中,或者载歌载舞的杯酒酬酢中,或者自以为功成得意中,往往借民间乐府形式,抒发他们的怀抱,以至直接来创作某些歌曲。因而在诗苑,自立门户,别辟蹊径,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人们在创造历史,也在适应历史,而乐府诗这个特有的艺术创作,能较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和适应历史的过程。文学是历史的产物,正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2.
恽逸群同志是党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他蒙受冤狱达10年之久。十年动乱中又倍遭摧残。“四人帮”被粉碎后,他未能看到自己的不白之冤得到昭雪,就离开了人间。每年12月10日,是恽逸群的忌日。回忆起我在江苏省阜宁中学工作期间,和恽逸群相处的10多个春秋,许多往事依旧历历在目。他的高风亮节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3.
“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是中唐诗人李贺《赠陈商》一诗中的两句,接下去是“旁苦无寸寻,一上戛牛斗”。意思是说,太华拔地而起,上冲牛斗,高峻而又秀丽,攀登非常不易。李贺以高峻秀丽的太华,比况陈商人品的高尚,并且说:“李生师太华”。足见李贺眼中的太华,就是他所景仰赞叹的最高境界。这不止是一个道德标准,也是一个艺术标准。我们且不谈陈商这个人到底怎样,单从李贺的诗风来看,如果可以用一两句诗来概括,那么,这两句诗,正好是他诗的风格的最好写照。  相似文献   
4.
杜牧对自己的出身门第颇引以为荣,他曾夸耀说是“杜氏大族”。的确,在唐代就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之称,可见杜氏家族之盛了。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杜氏一门,分为五支,是先秦之后,数百年来的高门大族。杜氏这一支,本出自襄阳,而在杜陵居住巳久,故杜牧为杜陵人。杜牧很喜欢把他的祖先上推到晋代文武双才的杜预,其后仕宦不绝,到他的祖父杜佑,相唐之德、顺、宪三朝,出将入相,几五十年,其子孙继承其家业,地位声势,直至唐之末叶,虽不能说与唐王朝相终始,前后也将近二百年之久。门阀士族,至唐代巳衰,但地主知识分子,一旦进入仕流,便各修其家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