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应用PI决策技术,对胜索油田二区7~4—8~1单元这一高含水老油区进行评价,提出了以堵水调剖为主的治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孤岛油田聚合物驱后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孤岛油田聚合物驱单元转后续水驱后,含水上升快,剩余油分布零散的特点,应用动态分析、油藏工程以及油藏数值模拟等方法对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指出厚油层顶部和压力平衡滞留区是剩余油的主要富集区,聚合物驱受剩余油静态因素和注聚因素影响,储层变异系数、地层原油粘度、夹层分布位置、注聚用量是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系统开展聚合物驱后变形井网方式开采及水平井与直井组合井网方式开采研究,以期得到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改善后续水驱开发效果的技术思路,为今后三采产量的稳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孤岛油田西区和中一区单井注入化学示踪剂试验的过程,探讨了单井注入化学示踪剂室内筛选、注入量计算和现场施工工艺,研究了适合孤岛油田西区、中一区地质特点的监测分析原理。通过现场在西区、中一区各2口井分别注入NaSCN和Na_4Fe(CN)_6两种示踪剂及跟踪监测250天左右结果的分析,反映了西区、中一区平面上水线推进均匀,无明显大孔道或高深带窜流现象,纵向上中一区无明显窜槽,而西区纵向上因局部区域隔层发育差有窜漏现象,为以后的油田开发工作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