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邹萍萍 《科学课》2009,(7):28-29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于他们自己可以动手操作的具体事物。在探究活动中,学具不但创设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情境,而且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我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我运用学具进行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科学探究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与之相关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却仿佛被打入了“冷宫”,备受冷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目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  相似文献   
3.
对“胶体的丁达尔实验”进行深度解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并深刻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效应。  相似文献   
4.
简约中求实     
1.小而精的内容 小,指活动主题要小,要具体,直达研究问题本质,忌大、空、虚。精,所选主题应是大家感兴趣的,可以是当前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或几个难点、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我的科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热闹的场面:这里有大声的命令,有认真的观察,有爽朗的笑声,有疑惑的苦恼……学生们在此过程中建构自己新的知识体系,在探究中推翻、丰富、改造原始认识。科学课堂成了一个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促进学生发展的动态过程。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激活学生每一个兴趣细胞,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动情、动脑、动手和互动。  相似文献   
6.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活动为载体的综合性学科,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形成探究的态度及能力。作为《科学》课的教师,要想使孩子获得成功,就必须在教学全过程中精心策划、组织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当中去发现和探讨,才能使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得以养成,科学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一、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小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即使是看到了一群毫不起眼的小蚂蚁,他们也会情不自禁地在地上趴半天,一边观察小蚂蚁,一边还没完没了地提问:“蚂蚁怎么认得回家的路呢?”…  相似文献   
7.
师:今天和我们一起上课的除了咱们同学还有一位朋友,想不想知道他是谁? 生:想! 师:请大家听好:人人都有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  相似文献   
8.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于他们自己可以动手操作的具体事物。在探究活动中,学具不但创设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情境,而且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在《科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留思考时间     
记得在我刚入职的第一年,对课堂的调控能力还不足的时候,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还没等说完问题,就有迫不及待开始讨论的声音出现。  相似文献   
10.
小学《科学》将科学探究作为学生提升自身科学素养的核心学习方法写入了新课程标准。所谓科学探究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寻与研究未知的现象或规律,通过学生在科学课上与教师、同学交流互动,使其容易找到自己不解并十分感兴趣的科学问题(认知的矛盾),并通过对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猜想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或方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探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些教学模式,现将几个教学片段记实进行评述,供同仁们商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