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将包容留下;   "壁立干仞,无欲则刚",山将无私留下;   放下心灵深处的种种负担,整理好行囊,让心灵重新在和风细雨中涤荡,让心灵在曲折蜿蜒中盎然.给心灵放个假,让它去旅行.……  相似文献   
2.
金蕾蕾 《新闻世界》2022,(11):62-67
《新青年》杂志自创刊以来,在与各种社会思潮展开论争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传播范式,不仅推动了20世纪初期中国思想舆论主战场的形成,还培养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对无产阶级党报党刊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分析传播文本可知,《新青年》在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了三种不同的传播范式,即陈独秀担任主要撰稿人阶段形成了书斋里的“演讲”范式;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阶段形成了广场上的“争鸣”范式;中国共产党人成为杂志主创者阶段形成了斗争中的“重塑”范式。  相似文献   
3.
金蕾蕾 《新闻传播》2018,(15):28-29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是现阶段各大主流媒体转型的主要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传统媒体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艺副刊以其文学性、艺术性和精英化的突出特点,更容易与新兴媒体融合。只要文艺副刊立足自身实际,加强泛娱乐时代的"精品化"选题策划、大数据时代的"有机化"深度报道、碎片式阅读习惯的"多样化"内容供给和全媒体视角下的"专业化"作者团队,必将寻得一条崭新的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4.
5.
残雪小说独特的风格主要来源于她对叙述顺序的安排、叙述节奏的控制、叙述频率的把握。叙述顺序主要表现在故事的时间顺序与素材中事件的时间顺序错位,从而出现了阅读的陌生化效应。叙事节奏主要表现为对概略的使用,使得小说具有了特别的激发效果,从而导致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了相应的心理效应。频率的运用导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重复细节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6.
金蕾蕾 《今传媒》2023,(4):59-62
传统媒体时代,围绕中国革命史展开的革命叙事,在不断地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叙事模式,包括宏大的叙事视角、精英的叙事话语,等等。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的传播语境,中共北京市委主管主办的党刊《前线》杂志“百年风云”栏目积极寻求革命叙事的现代转型,探索出了“镜与灯”的叙事模式,具体体现在两个维度的叙事空间、以小见大的叙事视角、客观权威的叙事主体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小说家,他的作品曾一度被称为“卖淫文学”。可见。一直以来,对于郁达夫文学思想的研究,不仅没有关照到他一贯坚持的人文精神领域,而且对他小说的美学价值的评价也有不公之处。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对郁达夫文学思想中的人文精神进行考察,以图探求其精神世界里审美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忧郁美,则是郁达夫人文精神中最突出的一个美学特质。忧郁,并不等同于颓废、消极、悲观、感伤,而是一种对人的价值、社会的责任、人的终极关怀意识的绝对关爱。通过对其小说创作中忧郁美的探讨,可以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重新审视郁达夫的人文观。  相似文献   
8.
情感的内化性倾向是郁达夫小说创作的突出特点。情感在本中的高度张扬使得人物失去了其在传统模式下的功能,成为传递情感的中介。郁达夫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传统诗歌语言的“诗言志”,“诗缘情”品质,即将空虚而抽象的性与具体而切实的情相结合,另一方面吸取和异化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理念,走出了他独有的将古典意象赋予现代情感,将现实的生命体验以诗意的笔调进行重新演绎的创作道路。这种独抒性灵的诗意创作,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