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白先勇与田纳西·威廉斯在身世和情感经历及由两者所熔铸的创作情怀等方面有着高度的相似之处。其中,各自对姐姐珍视的宝贵情感使两者不约而同地倾心于对伤残寂寞人物的关注,同性恋的性态倾向使两者在创作中浮现着一种同性恋情结,出身贵族世家则使他们的作品都隐含着一份对逝去美的哀悼。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他们各自的艺术世界也呈现出一些相异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在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面临诸多困扰的情况下,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针对学生不读文学作品的现象,要大胆引入影视文化资源和开辟第二课堂,激发学生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在日常教学中,要坚守文学立场,回到文本自身,采取文本细读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和审美能力。在教学方法革新的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式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精神素质抑或精神情怀广泛显现于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之中。追本溯源,从白先勇的个人身世经历、宗教情感以及所受的中外文学遗产的影响等方面可以发现白先勇小说创作中人道主义的清晰印痕。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位,是《台北人》生命关怀意识的基点。悲悯是作者的情感表现。通过灵肉冲突中对人性中灵的推崇以及传统与现代交锋中对传统的迷恋,使生命关怀意识呈现,并且从现实生活角度使该意识走向圆满。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大陆文学与台湾文学具有相同的文学生态环境,都处在政治意识形态的抑压之下,但比较发现,两者又具有不同的文学生态景观。两者同中有异的文学生态为我们思考政治抑压下文学主体性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由于政治是否压抑文学不是由作家决定,而是由社会环境决定,以及政治环境的缝隙和文学传统的显性与潜性存在等因素使文学主体性的建构往往成为可能,进而使文学自身的美学特点能够得到尊重和保证。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大陆文学与台湾文学具有相同的文学生态环境,都处在政治意识形态的抑压之下,但比较发现,两者又具有不同的文学生态景观。两者同中有异的文学生态为我们思考政治抑压下文学主体性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由于政治是否压抑文学不是由作家决定,而是由社会环境决定,以及政治环境的缝隙和文学传统的显性与潜性存在等因素使文学主体性的建构往往成为可能,进而使文学自身的美学特点能够得到尊重和保证。  相似文献   
8.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精神素质抑或精神情怀广泛显现于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之中。追本溯源,从白先勇的个人身世经历、宗教情感以及所受的中外文学遗产的影响等方面可以发现白先勇小说创作中人道主义的清晰印痕。  相似文献   
9.
死亡作为一种意象广泛存在于白先勇的小说创作。母亲的逝世使他获得了对死亡的明确体认,在创作中他分别从情感、文化、历史——命运以及政治角度展示了人物的死亡现象,并且在不同的死亡形态上寄寓了他的死亡观。表现死亡。体现了白先勇的悲悯情怀,同时给人留下对生之意义的追问。  相似文献   
10.
死亡作为一种意象广泛存在于白先勇的小说创作.母亲的逝世使他获得了对死亡的明确体认,在创作中他分别从情感、文化、历史--命运以及政治角度展示了人物的死亡现象,并且在不同的死亡形态上寄寓了他的死亡观.表现死亡,体现了白先勇的悲悯情怀,同时给人留下对生之意义的追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