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尽快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从5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苏联经济模式为借鉴,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其中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等问题的研究成果,仍然是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青年学生的责任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转型时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代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有所弱化。本文从教育的视角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日益推进,全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联系在一起,如何寻找并确立具有世界意义的价值理念,培养具有世界资质的合格公民,越来越成为众多国家教育必须面对的共同问题。二战后国际理解教育的兴起及蓬勃发展,正反映了人类对和平、共生、共存的共同诉求。但是,因参与国众多,且各国的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多样化、复杂化,从价值维度考查,国际理解教育还存在着平等性、双向性、差异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为了尽快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封锁,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选择了赶超式的发展战略。在毛泽东的领导和推动下,全国人民高歌猛进,上演了一场“大跃进”的大剧,其积极意义或负面影响,对于今天社会主义建设仍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际理解教育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因参与国众多,且各国的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多样化、复杂化,国际理解教育还存在着平等性、双向性、差异性等问题。直面这些问题,是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闫晓荣 《职大学报》2002,(3):115-117
证明"两推一选"是扩大农村、牧区党内外民主的一条有效途径;实行两推一选"必须坚持好"三个原则";指出在推行"两推一选"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